0  375414  375422  375428  375432  375438  375440  375444  375450  375452  375458  375464  375468  375470  375474  375480  375482  375488  375492  375494  375498  375500  375504  375506  375508  375509  375510  375512  375513  375514  375516  375518  375522  375524  375528  375530  375534  375540  375542  375548  375552  375554  375558  375564  375570  375572  375578  375582  375584  375590  375594  375600  375608  447090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比较

试题详情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浓硫酸、硝酸不能制取氢气。

试题详情

1、盐酸和硫酸的比较(见右图)

试题详情

17、15.4gNaCl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水中,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则所得NaC溶液的密度为 1.02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4%  。(提示:甲图的读数应为60,乙图的读数应为74。)

第十讲 酸和碱

试题详情

16、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10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⑤②③ ④①⑤ (填序号)。(用不纯的食盐配制溶液首先要进行粗盐的提纯)

(2)如果配制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的误差原因有哪些?

①计算错误,水算多了或溶质算少了。②称量NaCl时操作错误,可能天平读数有误,可能NaCl和砝码放反了,可能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可能天平未调零,可能NaCl中有杂质。③用量筒取水时错误,可能取水读数时仰视,可能原有烧杯中有水。

试题详情

15、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的三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一: 温度 ,你的预测是 温度升高(降低),食盐溶解加快(减慢) 。因素二: 晶体颗粒大小 ,你的预测是 食盐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因素三: 搅拌 ,你的预测是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的实验方案是 搅拌影响。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水,分别称取2g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同时放进烧杯中,在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试题详情

14、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30℃时,甲物质的溶解为 30g 

(2)由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哪些?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②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③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④要让甲物质从溶液中结晶,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办法;⑤要让乙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办法;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来提纯甲物质。

试题详情

13、按右图所示的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回答:

(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C B A ,按溶解性它们都属于 易 溶物质。(易、可、微、难)

(2)60℃时都含有100g水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当降温至2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AB ,其中析出较多是 A ,无晶体析出的是 C 

试题详情

12、实验室用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欲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还需要已知水的密度为1g/ cm3

 B、还需已知20%的稀硫酸的密度为1.14g/ cm3

 C、还需已知密度为1.84 g/ cm3的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D、题中条件充分,不需补充其他数据

试题详情

11、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100g,当蒸发掉2g溶剂水后,剩下的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C)(错误解法:盐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20%)÷(100g-2g)×100%>20%。分析: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时溶质质量减小。)

 A、大于20% B、等于20% C、小于20% D、无法确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