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5864  375872  375878  375882  375888  375890  375894  375900  375902  375908  375914  375918  375920  375924  375930  375932  375938  375942  375944  375948  375950  375954  375956  375958  375959  375960  375962  375963  375964  375966  375968  375972  375974  375978  375980  375984  375990  375992  375998  376002  376004  376008  376014  376020  376022  376028  376032  376034  376040  376044  376050  376058  447090 

高考中涉及的小说或片断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闪现”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曝光”,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只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中的一次小小撞击。

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环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氛围.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其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结合这篇小说的环境和情节,我们不难得出答案:(1)母亲虽然不能理解父亲,但仍然深爱着父亲。对于父亲的行为,母亲觉得“羞辱”,但她明知道我在偷偷地为父亲提供食物,不仅没有阻止,还“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2)父亲是一个隐忍,并且不善于表现的人。对于父亲的行为,她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

试题详情

5.下列图像能大致描述出从一楼出发到22楼终止的电梯运动情况是:(   )

6,如图所示,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取连续的几段位移,从它们的分界点将纸带剪断,将剪得的几段纸带按图那样顺序贴在坐标中,各段紧靠但不重叠,然后可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做一做,说明这是为什么?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v-t图中描述的是五个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其中速度不变的是     ,加速运动的是     ,匀加速运动的是     ,减速运动的是    ,匀减速运动的是    。在t时刻,速度最小的是    ,在0-t'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前2秒是     运动;中间的两秒是      ;最后两秒是    

     运动。若以向东为正方向这三段运动速度方向分别是                     。

试题详情

2.物体做直线运动,s-t如图所示。前2秒是    运动,最后2秒     运动。中间的2秒是    

试题详情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l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O.10
  O.20
  O.30
  O.40
  O.50
  O.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O
  62.0
  8 1.O
  1 OO.O
  1l9.O
  1 38.O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试题详情

8.匀变速直线运动

(1)提出问题:

   在探究实验中,我们描绘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它表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小车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

   如图所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是直线,则无论△t取何值,对应的速度变化量△v与时间△t的比值都是相同的,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该物体实际是做加速度恒定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

(2)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3)v-t图象说明凡是倾斜直线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反之也成立,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一定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两种情形:

 a与v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加;

 a与v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

○经典例题库

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解析]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另一端吊合适的钩码,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完一条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再重做两次,即顺序为:DBFAEGC.

[答案]DBFAEGC

例2.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vB     m/s,vC    m/s,vD     m/s,

vE      m/s,vF       m/s.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根据第(2)问中画出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1)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得打下B、C、D、E、F五个计时点时小车的速度为0.400m/s,0.479m/s,0.560m/s,0.640m/s,0.721m/s.(2)图略.(3)0.80(答案在0.79-0.81之间均可)

例3.下面给出沿直线做变速运动的火车和汽车,从开始计时及每隔1s的速度v1和v2的变化情况:

时刻t/s
0
1
2
3
4

火车v1/m·s-1
5.0
5.3
5.6
5.9
6.2

汽车v2/m·s-1
20
18
16
14
12

问:(1)表中火车(汽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做的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2)请由表格中数据画出变速运动的火车和汽车的V-t 图象。

 

答(1)火车速度每秒钟增加0.3m/s,所以火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速度每秒钟减小2m/s,所以汽车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为倾斜的直线,图略

例4.如图所示,图线(a)(b)表示物体各做什么运动?初速为多少?加速度为多少?

.

答(a)做初速为0.5m/s,加速度为0.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初速为30m/s, 加速度为-1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例5. 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中。

(1)质点A,B,C分别做什么运动?初速度是否为零?是加速还是减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图象还能知道那些物理量,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谁知道得多。

(2)和同学交流后你能回答如下问题吗?A、B、C加速度分别为

aA=    m/s2, aB=     m/s2 ,aC=      m/s2,其中    加速度最大.在t=0 s时     的速度最大,在t=4 s时    的速度最大,在t=      s时,A、C的速度一样大.

答(1)A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B做初速为3m/s,加速度为-0.25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为2m/s,加速度为0.2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0.5m/s2   -0.25m/s2   0.25m/s2  A  B  C  8

○同步训练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