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消去反应
定义:一个分子,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
基团:卤素原子
考点“逐一突破”
例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烯烃、烷烃的空间构型及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给信息,所给两种烯烃反应后生成的新的烯烃分别为:CH2=CH2、C2H5(CH3)C=CHC2H5、C2H5(CH3)C=C(CH3)C2H5及C2H5CH=CHC2H5,联想乙烯分子的空间结构可知除乙烯外,其他烯烃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分别为5、6、4,故选C
变式训练1 B
变式训练2 A
例2:B 解析:本题以许多国家禁用的色素苏丹红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由所给图示可知苏丹红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萘环、两个与苯环相连的甲基、一个酚羟基及两个氮原子,故A、C正确;从其结构分析,其分子极性较弱,应能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含氧元素及氮元素,不可能为芳香烃。故选B
变式训练3 D
变式训练4 B
例3: C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一氯代物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也有两种同分异构体,C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
变式训练5 A
变式训练6 A
例4: C 解析:烃燃烧后,其中的氢全部转入水中,故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烃中碳的质量。芳香烃中:。故选C
变式训练7 B
变式训练8 D
例5: (1). ; 环己烷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3). +2NaOH
+2NaBr+2H2O
变式训练9 C
变式训练10 答案:(1)2,3-二甲基丁烷
(2)取代 加成
(3)
(4)(CH3)2C=C(CH3)2 同分异构体
(5)E CnH2n-2(n≥2)
解析:本题考查了烃的卤代反应,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还有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有一定的综合性,本题前两问较容易,本题的关键在于,由B经反应②可生成两种有机物C1和C2,题目对C1并未作分析,对C2的变化经由反应③与Br2加成得到二溴代物D,D能够消去2分子HBr到E,E又能发生1,4加成和1,2加成,据此可推出E为二烯烃,C1、C2就不难知道了。
消去HCl时可生成
和
据上面的分析:显然前者是C2,二后者是C1。
高考真题“试一试”
3.聚合反应
定义:较小,较大
基团:双键
类型:加聚,缩聚
2.加成反应
定义:双键(或三键),碳,原子或原子团
基团:双键,三键,苯环
1.取代反应
定义:某些原子,原子团,原子或原子团
类型:卤代,硝化
2、命名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长,近,简,繁
1、“五同”
第一列(定义):质子数,中子数,元素,原子,同种,结构,单质,结构,一个到若干,CH2原子团,物质,分子式,结构,化合物,分子式,结构,物质
第二列(对象):原子,单质,物质,化合物,物质
第三列(结构):不同,不同,相似,不同,相同
第四列(性质):不同,相同,不同,几乎相同,相似,相似或不同,相同
第一列(甲烷):无水醋酸钠,碱石灰,CH3COONa+NaOHCH4↑+Na2CO3,固固反应需加热,排水,下,点燃,水
第二列(乙烯):乙醇,浓硫酸,CH3CH2OHCH2=CH2↑+H2O,液液反应需加热(分液漏斗换成酒精灯),排水,点燃,酸化KMnO4,乙醚
第三列(乙炔):电石,水,CaC2 + 2H2O →CH≡CH↑+Ca(OH)2,固液反应不加热,排水,下,点燃,酸化KMnO4,饱和食盐水
明亮火焰,冒黑烟;明亮火焰,产生浓烈的黑烟;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除苯外);
2CH2=CH2+O2 2CH3CHO;
;
;
CH2=CH2+H2CH3-CH3;
CH2=CH2 + Br2 →CH2Br-CH2Br;CH≡CH +HCl→CH2=CHCl;
nCH2=CH2
;CH3CH2-Br+ H-OH
CH3CH2-OH
+HBr;
CH3CH2-Br
+NaOH CH2=CH2↑ + NaBr+ H2O
第一列(通式):CnH2n+2(n≥1),CnH2n(n≥2),CnH2n-2(n≥2),CnH2n-6(n≥6),CnH2n+1X(n≥1)
第二列(结构特点):C-C单,C=C,C≡C,苯环,烷烃基,卤素原子-X
第三列(化学性质):取代,氧化,分解,加成,加聚,氧化,KMnO4酸性,加成,氧化,KMnO4酸性,取代,加成,氧化,KMnO4酸性,水解,取代,消去
第四列(物理性质):升高,增大,<4,不,小,液,不,小,不,大
第五列(同分异构):碳链,碳链,位置,碳链,位置,碳链,位置
13.(共16分)室温时,将20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发现混合气体的体积减少60mL,将所得混合气体通过苛性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80mL。
(1)通过计算确定气态烃分子式
(2)若该烃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且该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有三个甲基,请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又知该烃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种高聚物,写出其方程式
基础知识梳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