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6018  376026  376032  376036  376042  376044  376048  376054  376056  376062  376068  376072  376074  376078  376084  376086  376092  376096  376098  376102  376104  376108  376110  376112  376113  376114  376116  376117  376118  376120  376122  376126  376128  376132  376134  376138  376144  376146  376152  376156  376158  376162  376168  376174  376176  376182  376186  376188  376194  376198  376204  376212  447090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②新疆西部迎风坡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

④湟水谷地

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原因: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地形、内陆

⑧降水与建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中旬:华南一带。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注意湟水谷地。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退至长江以南。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4)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①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蒸发量小

②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蒸发量大。

③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④跨干湿区最多的省区:甘肃、西藏、陕西、内蒙古

试题详情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①南北太阳高度;②昼长时间;③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④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分类
内容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温润
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
活动规律
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
由南向北推进。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对气候的影响
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甘蔗。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试题详情

1.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试题详情

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地形区名称
分   布
特  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
内蒙古高原
我国北部
祁连山麓--大兴安岭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长城--秦岭之间
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①周围高山环绕
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

 注意: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吐鲁番盆地我国大陆最低-155米。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湾内部分仍属于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属于东北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名   称
分    布
特     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关注: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②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③泥石流: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试题详情

1.地形概况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的情况:

 
海拔(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  原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①关注: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

②德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

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

沿经线作剖面:30°N、38°N、45°N

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

大陆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

地势对气候
河流的影响
 
        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试题详情

(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试题详情

   (1)

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²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分析:

 

试题详情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学生自己填写)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大区
 

 



 

 



 

 
 

 
 

 
 

 
 

 



 

 
 
内蒙古
 
 

 
 

 
 

 
 

 
 
川或蜀
 
西


 

 
 
云或滇
 
 

 



 
贵或黔
 
 

 
 

 
 

 
 

 
 

 
 
陕或秦
 
西


 

 
 
甘或陇
 
 

 
 

 
 

 
 

 
 

台北
 
 

 
 

香港
 
 
 
 
 

澳门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

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

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

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

试题详情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

领  土
四至点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东临四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岸线与岛屿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陆上邻国
(14个)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国家
(6个)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试题详情

以“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