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6399  376407  376413  376417  376423  376425  376429  376435  376437  376443  376449  376453  376455  376459  376465  376467  376473  376477  376479  376483  376485  376489  376491  376493  376494  376495  376497  376498  376499  376501  376503  376507  376509  376513  376515  376519  376525  376527  376533  376537  376539  376543  376549  376555  376557  376563  376567  376569  376575  376579  376585  376593  447090 

(二)假设:根据上述问题,大胆提出合理的假设。

试管编号
A
B
C
管内
液体
培养液/mL
10
10
 
无菌水/mL
 
 
10
酵母液/mL
0.1
0.1
0.1
温度条件
28℃
5℃
28℃

试题详情

(一)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或不同温度(或O2、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或不同培养液(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如何?

试题详情

(二)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得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

试题详情

(一)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试题详情

(三)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型曲线。

试题详情

(一)曲线比较(如下图)。              (二)列表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K值的有无
K
K
曲线形成
的原因
无种内斗争,
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
天敌数量增多

试题详情

(二)外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

试题详情

1、起始种群个体数量。

2、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出生率和迁入率。

3、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

试题详情

(六)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如右图)

[思考感悟]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何?

雌性比例大,导致出生率较高,因而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基础训练]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  )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B  )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下甲图为种群的三种典型的年龄组成类型,乙图为种群的三个典型存活类型。

(1)在渔业生产中,必须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保证水域中该鱼种群年龄组成出现甲图中的A类型,才能保证鱼产量的稳定。

(2)若乙图表示对三个经营多年的养猪场的调查结果,则经营最好的为猪场,而另外两个经营不好的原因是:猪场因饲养等技术问题造成幼猪大量死亡;猪场因市场营销问题造成老年猪积压。

(3)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下列生物分别属于乙图中哪种类型生物:人,鸟,蛙

(4)某害虫种群年龄组成虽为A增长型,但有关专家却推断它不会泛滥成灾,因为这种害虫的年龄存活曲线如乙图中曲线。

[高考模拟]4、(2007江苏生物41)“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NMn/m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8/9(或32/36)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2.51

5、(2007北京理综4)根据下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试题详情

(四)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1)增长型:种群中年幼个体很多,年老个体很少,种群正处于增长期,种群密度会增大

(2)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3)衰退型:年幼个体较少,而年老个体较多,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减少

3、研究意义:对于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五)性别比例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