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p或q”与“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语句中,字面上未出现“或”与“且”字,此时应从语句的陈述中搞清含义从而分清是“p或q”还是“p且q”形式.
3.反证法:欲证“若p则q”为真命题,从否定其 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而判定原命题为真,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
|
例1. 下列各组命题中,满足“p或q”为真,“p且q”为假,“非p”为真的是 ( )
A.p:0=;q:0∈
B.p:在ABC中,若cos2A=cos2B,则A=B; y=sinx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
C.;不等式的解集为
D.p:圆的面积被直线平分;q:椭圆的一条准线方程是x=4
解:由已知条件,知命题p假且命题q真.选项(A)中命题p、q均假,排除;选项(B)中,
命题p真而命题q假,排除;选项(D)中,命题p和命题q都为真,排除;故选(C).
变式训练1:如果命题“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那么( )
A.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
B.命题p和命题q都是真命题
C.命题p和命题“非q”真值不同
D.命题q和命题p的真值不同
解: D
例2. 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
(2) 若ab=0,则a=0或b=0;
(3) 若x2+y2=0,则x、y全为零.
解:(1)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为真命题.
(2)逆命题:若a=0或b=0,则ab=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ab≠0,则a≠0且b≠0,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a≠0且b≠0,则ab≠0,为真命题.
(3)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零,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零,则x2+y2≠0,为真命题.
变式训练2: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解:(1)否命题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不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也不都相等”.
原命题为真命题,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2)否命题是:“如果四边形不是矩形,那么对角线不互相平分或不相等”
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命题是假命题.
(3)否命题是:“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是假命题,否命题是真命题.
例3. 已知p:有两个不等的负根,q: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p或q为真,知p、q必有其一为真,由p且q为假,知p、q必有一个为假,所以,“p假且q真”或“p真且q假”.可先求出命题p及命题q为真的条件,再分类讨论.
解:p:有两个不等的负根.
q:无实根.
因为p或q为真,p且q为假,所以p与q的真值相反.
(ⅰ) 当p真且q假时,有;
(ⅱ) 当p假且q真时,有.
综合,得的取值范围是{或}.
变式训练3:已知a>0,设命题p:函数y=ax在R上单调递减,q: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若p和q中有且只有一个命题为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
解 : 由函数y=ax在R上单调递减知0<a<1,所以命题p为真命题时a的取值范围是0<a<1,令y=x+|x-2a|,
则y=不等式x+|x-2a|>1的解集为R,只要ymin>1即可,而函数y在R上的最小值为2a,所以2a>1,即a>即q真a>若p真q假,则0<a≤若p假q真,则a≥1,所以命题p和q有且只有一个命题正确时a的取值范围是0<a≤或a≥1.
例4. 若a,b,c均为实数,且a=x2-2y+,b=y2-2z+,c=z2-2x+.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证明:假设都不大于0,即 ,则
而
=
,.
相矛盾.因此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变式训练4:已知下列三个方程:①x2+4ax-4a+3=0,②x2+(a-1)x+a2=0,③x2+2ax-2a=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设已知的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根.
则
解得.
|
2.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 、否命题与逆命题同 .
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
3.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真值表:“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真假与p的 当p与q都真时,p且q形式的复合命题 ,其他情形 ;当p与q都 时,“p或q”复合形式的命题为假,其他情形 .
2.逻辑联结词有 ,不含 的命题是简单命题.
由 的命题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有三种: ,(其中p,q都是简单命题).
1. 可以 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 两部分构成;
命题有 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 命题.
5.设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点P是平面α外一点,且Po∈α,则点P到平面α的距离是d=.
第2课时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
设a=,b=
(1) a±b=
(2) a= .
(3) a·b= .
(4) a∥b ;ab .
(5) 设
则= , .
AB的中点M的坐标为 .
|
例1. 若=(1,5,-1),=(-2,3,5)
(1)若(k+)∥(-3),求实数k的值;
(2)若(k+)⊥(-3),求实数k的值;
(3)若取得最小值,求实数k的值.
解:(1);
(2); (3)
变式训练1. 已知为原点,向量∥,求.
解:设,
∵∥,∴,,
∴,即
解此方程组,得。
∴,。
例2. 如图,直三棱柱,底面中,CA=CB=1,,棱,M、N分别A1B1、A1A是的中点.
(1) 求BM的长;
(2) 求的值;
(3) 求证:.
解: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 依题意得B(0,1,0),M(1,0,1)..
(2) 依题意得A1(1,0,2),B(0,1,0),C(0,0,0),B1(0,1,2).
.
(3) 证明:依题意得C1(0,0,2),N.
变式训练2. 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E为PD的中点.
(1) 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
(2) 求(1) 中的点N到平面PAC的距离.
解:(1)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BDP,则A、B、C、D、P、E的坐标分别是A(0, 0, 0)、B(, 0, 0)、C(, 1, 0)、D(0, 1, 0)、P(0, 0, 2)、E(0, , 1),依题设N(x, 0, z),则=(-x, , 1-z),由于NE⊥平面PAC,
∴
即
,即点N的坐标为(, 0, 1),
从而N到AB、AP的距离分别为1,.
(2) 设N到平面PAC的距离为d,则d=
=.
例3. 如图,在底面是棱形的四棱锥中,,点E在上,且:=2:1.
(1) 证明 平面;
(2) 求以AC为棱,与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
(3) 在棱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平面?证明你的结论.
解:(1)证明略;
(2)易解得;
(3)解 以A为坐标原点,直线分别为y轴、z轴,过A点垂直于平面PAD的直线为x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为
所以,,
,设点F是棱上的点,,其中,则.令得
解得,即时,.亦即,F是PC的中点时,共面,又平面,所以当F是PC的中点时,∥平面.
例4. 如图,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的长方体被截面AEFG所截而得,其中AB=4,BC=1,BE=3,CF=4.
(1) 求和点G的坐标;
(2) 求G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3) 求点C到截面AEFG的距离.
解:(1) 由图可知:A(1,0,0),B(1,4,0),
E(1,4,3),F(0,4,4) ∴
又∵,设G(0,0,z),则(-1,0,z)
=(-1,0,1) ∴z=1 ∴G(0,0,1)
(2)平面ABCD的法向量
,设GE与平面ABCD成角为,则
∴
(3)设⊥面AEFG,=(x0,y0,z0)
∵⊥,⊥,而=(-1,0,1),=(0,4,3)
∴
取z0=4,则=(4,-3,4)
∵
即点C到截面AEFG的距离为.
变式训练4.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PG⊥平面ABCD,垂足为G,G在AD上,且PG=4,,BG⊥GC,GB=GC=2,E是B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GE与P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求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
(3)若F点是棱PC上一点,且DF⊥GC,求的值.
解:(1)以G点为原点,为x轴、y轴、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2,0,0),C(0,2,0),
P(0,0,4),故E(1,1,0),=(1,1,0), =(0,2,4)。,
∴GE与PC所成的余弦值为.
(2)平面PBG的单位法向量n=(0,±1,0) .
∵,
∴点D到平面PBG的距离为n |=.
(3)设F(0,y,z),则。
∵,∴,
即,
∴ , 又,即(0,,z-4)=λ(0,2,-4), ∴z=1,
|
对于以下几类立体几何问题:(1) 共线与共面问题;(2) 平行与垂直问题;(3) 夹角问题;(4) 距离问题;(5) 探索性问题.
运用向量来解决它们有时会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用空间向量解题的关键步骤是把所求向量用某个合适的基底表示,本节主要是用单位正交基底表示,就是适当地建立起空间直角坐标系,把向量用坐标表示,然后进行向量与向量的坐标运算,最后通过向量在数量上的关系反映出向量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寻求向量间的数量关系时,一个基本的思路是列方程,解方程.
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的向量求法:已知异面直线l1、l2,AB为其公垂线段,C、D分别为l1、l2上的任意一点,为与共线的向量,则||=.
3.利用向量求夹角(线线夹角、线面夹角、面面夹角)有时也很方便.其一般方法是将所求的角转化为求两个向量的夹角,而求两个向量的夹角则可以利用公式cos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