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7358  377366  377372  377376  377382  377384  377388  377394  377396  377402  377408  377412  377414  377418  377424  377426  377432  377436  377438  377442  377444  377448  377450  377452  377453  377454  377456  377457  377458  377460  377462  377466  377468  377472  377474  377478  377484  377486  377492  377496  377498  377502  377508  377514  377516  377522  377526  377528  377534  377538  377544  377552  447090 

4、已知反应:2A + 3B = 6C + D中,A是由 X、Y两种元素组成,B是由 Z元素组成的单质,C、D都是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条件,填写下表空格:

(该题考查学生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的应用能力,解题时注意通过讨论确定其组成。)

新活题网站

试题详情

3.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碟并在纸蝴碟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碟的下方(如图1-1-1所示)。过一会儿,发现纸蝴碟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碟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A
B
C
D
纸蝴碟上的喷洒液
石蕊
酚酞
酚酞
石蕊
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氨水
NaOH溶液
浓硫酸

(本题主要考查一些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物质后的颜色变化及一些酸、碱的物理性质)

试题详情

2. (2001全国高考题)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

C.烹鱼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该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隐含的化学原理的分析,答题时注意分析其中的原理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解题关键在于对概念本质的深刻理解,此类题目选项内容范围广,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应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思维方法。)

试题详情

1. 试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错误的说法应通过举例指出错误之所在。

A.由不同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

(该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纯净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结晶水合物、同位素等概念的理解,答题时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及典型反例的寻找。)

试题详情

6.学习物质的性质时,不仅要重视物质的化学性质,

也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区别乙醛、苯和四氯化碳三种液

体可根据物理性质(溶解性和密度)来鉴别。学习物质的化

学性质时,除了要注意同类物质的通性外,还要注意物质的特

性,这些特性是我们制备物质、鉴别物质的理论依据,如卤

素单质都能与水反应,而F2与水反应较特殊。在判断物质

物质代号
A
B
C
D
该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2
1
 
 
每个分子中原子的总数目
 
 
2
2
其中可能的一种分子组成
 
 
 
 

的变化时,要抓住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者一关键点,如变

色、导电、爆炸既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典型题点击

试题详情

5.无机化合物按组成、性质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试题详情

4.以白磷、红磷为例,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研究对象为化合物.

试题详情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试题详情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注意从微

观、宏观、特征、变化范围等角度去分析。组成、结构决定

性质,而性质反映组成结构,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

试题详情

1.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注意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单质;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