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
①Fe2+转化为Fe3+ ②O2被还原 ③产生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钢铁腐蚀的过程中,杂质碳作正极不会参与电极反应,其他四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答案:C
6.有关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Fe-2e-+2OH-===Fe(OH)2
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解析:装置中没有外接直流电源,所以不是电解池,而是原电池,所以A错,D对;该电池是铁的吸氧腐蚀,在反应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OH-===Fe(OH)2+2e-,Pt作正极,O2是正极反应物,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B、C项正确.
答案:A
5.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解析:a中铁钉作负极,铜丝作正极,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正极周围变红;b中铝条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钉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4.(2010·广州调研)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束时,装置(1)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时,装置(1)左侧的液面一定比装置(2)的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c几乎没有被腐蚀
解析:(1)中发生化学腐蚀:Fe+2HCl===FeCl2+H2↑
(2)中发生析氢腐蚀,Cu为正极,铁钉为负极.
(3)中不被腐蚀,因为浓H2SO4有吸水性,铁钉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选B.
答案:B
3.下列举措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的是 ( )
A.在钢铁制品表面镀一层金属锌
B.将钢铁制品放置在潮湿处
C.在钢铁中加入锰、铬等金属,以改变钢铁结构
D.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
解析:A项,在钢铁表面镀锌,使内部金属被保护;B项,钢铁在潮湿空气中易发生吸氧腐蚀;C项,在钢铁中加入锰、铬金属,制成不锈钢,能有效防止钢铁被腐蚀;D项,电源负极能为钢铁制品输入电子,防止Fe失电子被腐蚀.
答案:B
2.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
解析:在A中,食醋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铲和铜盆是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极,形成原电池,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在B中,食盐水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炒锅和铁铲都是铁碳合金,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碳作正极;在C中,铜镀层将铁球覆盖、使铁被保护,所以铁不易被腐蚀;在D中,酸雨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铆钉和铜板分别作负、正极,形成原电池.
答案:C
1.(2009·北京高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O2+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
2Cl--2e-===Cl2↑
解析:A项,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在铁件表面发生的反应为:Zn2++2e-===Zn,所以铁作阴极.B项,船底镶嵌锌块,锌比铁活泼,易失去电子从而抑制钢铁的腐蚀,使船体得到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45.(18分)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右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通过图解可知:基因A和基因B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实现对花色的控制的。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纯种白花植株设计杂交育种方案如下:
①选择基因型为 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自交获得F2;
③从F2植株中选择开黄花的个体进行自交留种;
④重复步骤③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控制报春花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填“是”或“否”)。
②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开黄花的F2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纯合子占全部F3植株的 。
③上述方案利用的原理是 ,但具有育种周期过长的缺点,若采用 育种方法则能够克服这一缺点。
44.(12分)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请回答:
(1)图中a线段表示 (静息、动作)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mV,此时Na+ (内、外)流。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细胞体传向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快、慢)。
(3)神经冲动在突触的传递会受一些药物的影响。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如果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的结合。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
(4)在人体体温的神经-体液调节中,下丘脑是 ,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激素是 。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寒颤,这是机体通过 增加产热,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剧烈运动后,机体降低体温的机制主要是通过 和 增加散热。
43.(10分)I下图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阶段栺所代表的过程是 ,其反应场所为 。阶段Ⅰ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2)图中过程①称为 ,过程②称为 。
Ⅱ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则所得曲线变化如b所示。丙图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CO2释放量和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a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
(3)观察丙图可知:
①在5℃时光合作用所制造有机物的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②在环境温度为 ℃时,最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