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建省某山区县1960-199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26-27题。
年 份(年)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km2) |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
河水含沙量(%) |
粮食总产量(万吨) |
人口(万人) |
1960 |
39.7 |
100.6 |
1560 |
18 |
1.3 |
9.9 |
41.5 |
1990 |
20 |
132.8 |
1080 |
25 |
3.8 |
12.5 |
62.8 |
26.从1960年至1990年,下列各项统计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森林覆盖率 B.河流含沙量 C.人均耕地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7.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增加 B.人口增长过快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农业科技发展
图9表示某地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4-25题。
|
|||
24.影响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的变化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的变化
25.图中④阶段比③阶段更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
A.引进了新的蔬菜品种,更适合在当地种植
B.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C.增加了科技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
D.通过农副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
23.图8中①②③④表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或保护的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温度、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21.图7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
1982年 |
1990年 |
2000年 |
总人口(万人) |
35 |
167 |
701 |
0-14岁(%) |
35.27 |
14.63 |
8. 5 |
15-64岁(%) |
58.36 |
83.15 |
90.39 |
65岁及以上(%) |
6.37 |
2.22 |
1.11 |
19.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0.该城市是(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
|
|
15.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A.原始型和现代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16.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完成13-14题。
13.按高纬到低纬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4.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完成10-12题。
10.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
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是 (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11.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
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
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
12.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读图4“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
9.根据右侧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的自然
带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图3为世界某种自然带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