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9广东化学17)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答案:CD
解析:结合A、B两个方程式根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得 H2O2的氧化性>Fe3+的氧化性, H2O2的还原性>Fe2+的还原性,A错;
2H2O2=2H2O+O2↑,分解过程中,Fe2+作催化剂,溶液pH值不变,B错,
H2O2分解Fe3+或Fe2+作催化剂,所以总量不变。因为Fe2+可导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D正确。
3. (09福建卷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答案 B
解析 S与O2生成SO2,再与H2O生成H2S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B项正确。A项,SiO2不与水反应,错;C项中CuO,D项中Fe3O4均不与H2O反应,故错
1. (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 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 :A
2 (08年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答案:D
2.尾气处理: 氨水 (NH4)2SO3 (NH4)2SO4+ SO2↑
NH4HSO3
四、环境和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及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①大气污染
②水体污染
③土壤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分:
①化学污染
②生物污染
③物理污染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⑤能源污染
击破考点一: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其应用
例1:判断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氢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变浑浊
B.常温下Hg不与O2反应而与硫粉反应
C. 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与硫反应生成FeS
D.氧的游离态大量存在于空气中;而硫的游离态主要存在于火山口喷口处
答案:A、C
解析: 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具体表现: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及生成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使同种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多少等
点评:根据元素周期律掌握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递变规。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故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能与Cu、Fe、O2等物质反应,S作氧化剂
C. 硫燃烧得SO3 ,可以制得硫酸
D. S与Cu反应生成Cu2S ,而不能生成CuS
答案:D
解析:硫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游离态存在,也能以化合态存在。S与Cu、Fe、O2等物质反应S作还原剂 。硫燃烧得SO2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硒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eO2,和钠反应生成Na2Se
B.硒化氢有恶臭味,有毒,比硫化氢易分解
C.硒化氢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亚硒酸(H2SeO3)是一种弱酸
答案:C
解析:硒和硫同属氧族元素,但硒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都比硫大,这两种元素除化学性质相似外,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据此可作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与钠能组成化合物Na2S;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硫化氢在空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在空气不足时燃烧生成硫单质和水;亚硫酸为中强酸而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所以硒化氢比硫化氢易分解,亚硒酸的酸性比亚硫酸弱,应是弱酸
击破考点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例2: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 ,H2SO3,NH 4+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加热使品红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由题目可知一定有H2SO3。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一定有NH 4+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推知有Br-存在。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此白色沉淀应该为硫酸钡,但有可能是被氧化得到硫酸根。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点评:高考重点考察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漂白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漂白原理的比较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按其漂白原理可分为三类:
(1)氧化型:此类物质有:HClO、Ca(ClO)2、Na2O2、浓HNO3、H2O2、O3等强氧化性物质
(2)加合型:这种漂白是可逆的、不彻底的。如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原有颜色(SO2不漂白酸碱指示剂)。
(3)吸附型:如活性炭
注意:SO2与CO2的相互鉴别
鉴别S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再加热看能否再复原。
鉴别C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
当混有CO2时,不会影响SO2的鉴别;
当混有SO2时会干扰CO2的鉴别,应先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
除去CO2中的SO2,常用方法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吸收SO2),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变式训练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Na2SO3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后沉淀消失
B.将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SO2气体通入用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A 、C
解析:A加稀硝酸后亚硫酸钡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不溶解,C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判断没有沉淀生成
[变式训练4]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 )
A.BaSO4 B.FeS C.BaSO3 D.S
答案:A
解析:此题隐含了Fe3+的强氧化性,容易误选C
[变式训练5]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 ( )
A.BaSO4 B.FeS C.BaSO3 D.S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SO2 的还原性
击破考点三:环境保护问题
例3: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答案:A
解析: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的排放有关;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烃类及氮氧化物有关;温室效应主要与烃类和CO2等有关
点评:二氧化硫的污染.
[变式训练6](08上海)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SO2+N2O5SO3+NO ②SO3+H2OH2SO4 ③2NO+O22NO2
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硫化氢通入浓H2SO4
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
D.加入少量的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答案:B、D
解析:在反应①中NO2起氧化剂的作用,从反应①、③看NO2起催化作用,选项A中浓硫酸起吸水剂的作用;选项B中浓硫酸起氧化剂作用;选项C中浓硫酸起酸性作用;选项D中浓硫酸起催化剂作用
[变式训练7]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A
[变式训练8]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B.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C.含甲醛、苯及其同系物的装修材料对人体有害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答案:B
击破考点四:浓硫酸的特性
例4:有一定质量的与的浓充分反应,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A33.6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中
。则气体A中各组分的体积比为
答案:
解析:反应后溶液为1L,,则,故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硫酸0.05mol。由于浓硫酸与反应过程中浓度变稀,故有、两种气体产生。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解得:
所以A气体中
点评:本题所考知识点为浓硫酸的氧化性,稀硫酸的酸性,氧化还原反应,气体摩尔体积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中,最重要的是其强氧化性 关于吸水性和脱水性要求记住它们的区别:“有水吸水,无水脱水”。
[变式训练9](鞍山市13中学200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一定质量的Cu-Zn合金溶于足量的热浓硫酸中(忽略副反应),溶液所增加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之比为1∶A,则原合金中Zn、Cu的质量之比为( )
A. 65∶(A-65) B. 64∶(A-65)
C. 65∶(A-64) D. 64∶(A-64)
答案:A
[变式训练10] 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关系 。
(2)试用上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 →
。
(3)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可确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的理由是 。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答案:
(1)
(2)④ ② ① ③
(3)验证的存在 充分吸收 验证是否已被吸收完全
(4)无水硫酸铜 水 由于产物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放在①、③之前
(5)澄清的石灰水
解析:上述反应中的生成物有三个:SO2、CO2、H2O,在检验这三种产物时要避免相互干扰,如检验CO2时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SO2也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检验CO2之前必须先除去SO2;同时,在气体通过水溶液后,水蒸气会随之带出,所以必须在通过水溶液之前检验水的存在,由上分析装置的连接顺序是4→2→1→3
[变式训练1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答案:D
击破考点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例5: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C.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答案:D
[变式训练12]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
B.含有 和Ag+
C.可能或Ag+或或同时含有和
D.可能含有或
答案:C
击破考点六:硫酸工业中的相关计算
例6: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 过量空气能提高的转化率
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g气体与化合放出260.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是 。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和铵盐。
①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g和20.00g 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铵盐质量为30.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g;铵盐质量为40.00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15.00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FeS2 (2)
(3)a b d
(4)SO3(g) + H2O(l) = H2SO4(l);ΔH=-130.3kJ/mol
(5)①
②14.56 2.31g
[变式训练13]工业用煅烧黄铁矿制硫酸:4FeS2 +11 O2 ===2Fe2O3 + 8SO2。用含FeS2 72%的黄铁矿制硫酸,煅烧时有1.5%的硫受到损失混入炉渣。SO2的转化率为97%。求1t黄铁矿可生产98%的硫酸多少砘?
答案:1.15 t
[变式训练14]某化工厂每小时生产a t 98%(质量分数)的硫酸。为使硫充分燃烧,且在下一步催化氧化时不再补充空气,要求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且不考虑各生产阶段的物料的损失,则:
(1) 该厂每小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m3
(2) 为满足题设要求,b%的下限为
答案:22400a/(21-b) ⑵ 7%
1.生产过程:
三阶段 |
SO2制取和净化 |
SO2转化为SO3 |
SO3吸收和H2SO4的生成 |
三方程 |
4FeS2(s)+11O2(g) = 2Fe2O3(s)+8SO2(g); △H=-3412 kJ/mol |
2SO2(g)+O2(g) 2SO3(g); △H=-196.6 kJ/mol |
SO3(g)+H2O(l)=H2SO4(l);△H=-130.3
kJ/mol |
三设备 |
沸腾炉 |
接触室 |
吸收塔 |
有 关 原 理 |
矿石粉碎,以增大矿石与空气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 |
逆流原理(热交换器)目的: 冷热气体流向相反,冷的SO2、O2、N2被预热,而热的SO3、SO2、O2、N2被冷却 |
逆流原理(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 |
设备中排出的气 体 |
炉气:SO2.N2.O2.矿尘(除尘).砷硒化合物(洗涤). H2O气(干燥)…… 净化气:SO2.N2.O2 |
SO2、O2、N2、SO3 |
尾气:SO2及N2、O2 不能直接排入大气中 |
说 明 |
矿尘.杂质:易使催化剂“中毒” H2O气:腐蚀设备、影响生产 |
反应条件-- 理论需要:低温、高压、催化剂;实际应用:400℃-500℃、常压、催化剂 |
实际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以免形成酸雾不利于气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 |
4.硫酸
①稀H2SO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而浓H2SO4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
②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Ag+、等):
待测液澄清液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离子)
③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3.硫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
①SO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2 + Cl 2 +2H2O == H2SO4 + 2HCl
④SO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2S + SO2 == 3S↓ +2H2O
⑤SO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实验室制法:Na2SO3 + H2SO4(浓) == Na2SO3 + H2O +SO2↑
或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
(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3)比较SO2与CO2、SO3
|
SO2 |
CO2 |
SO3 |
主要物性 |
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
无色、无气味气体能溶于水(1:1) |
无色固体.熔点(16.8℃) |
与水反应 |
SO2+H2O H2SO3 中强酸 |
CO2+H2O H2CO3
弱酸 |
SO3+H2O==H2SO4(强酸) |
与碱反应 |
Ca(OH)2 CaSO3↓ Ca(HSO3)2 清液 白 清液 |
Ca(OH)2 CaCO3↓ Ca(HCO3)2 清液 白↓ 清液 |
SO3+Ca(OH)2==CaSO4(微溶) |
紫色石蕊 |
变红 |
变红 |
变红 |
品红 |
褪色 |
不褪色 |
不褪色 |
鉴定存在 |
能使品红褪色 又能使清石灰变浑浊 |
不能使品红褪色 但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
|
氧化性 |
SO2+2H2S=2S↓+2H2O |
CO2+2Mg = 2MgO+C CO2+C = 2CO |
|
还原性 |
有 |
无 |
|
与Na2O2作用 |
Na2O2+SO2==Na2SO4 |
2Na2O2+2CO2==2Na2CO3+O2 |
2Na2O2+2SO3 ==2NaSO4+O2↑ |
2.硫的氢化物
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当≥2/1时,2H2S+O2 2S+2H2O(H2S过量)
当≤2/3时,2H2S+3O2 2SO2+2H2O(O2过量)
当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2
B.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2、Br2、Fe3+、HNO3、KMnO4等,甚至SO2均可将H2S氧化。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
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1.硫
(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S===Na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2Cu + S Cu2S(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S+O2 SO2
S+H2 H2S(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S+6HNO3(浓)H2SO4+6NO2↑+2H2O
S+2H2SO4(浓)2SO2↑+2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1、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 |
氧(O) |
硫(S) |
硒(Se) |
碲(Te) |
核电荷数 |
8 |
16 |
34 |
52 |
最外层电子数 |
6 |
6 |
6 |
6 |
电子层数 |
2 |
3 |
4 |
5 |
化合价 |
-2 |
-2,+4,+6 |
-2,+4,+6 |
-2,+4,+6 |
原子半径 |
|
|||
密度 |
逐渐增大 |
|||
与H2化合难易 |
点燃剧烈反应 |
加热时化合 |
较高温度时化合 |
不直接化合 |
氢化物稳定性 |
逐渐减弱 |
|||
氧化物化学式 |
-- |
SO2 SO3 |
SeO2 SeO3 |
TeO2 TeO3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 |
-- |
H2SO3 H2SO4 |
H2SeO3 H2SeO4 |
H2TeO3 H2TeO4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 |
逐渐减弱 |
|||
元素非金属性 |
逐渐减弱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