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97t
讲析:运用关系式解题。
FeS2 → 2H2SO4
120 2×98
2t×70%×(1-2%)×85% m×98%
列比例式解得m=1.97t。
14.(1)a→e→d→c→g。
(2)选择B的目的是检验SO2是否被吸收完全。
(3)选择C的目的是吸收SO2时,CO2不被吸收同时也不产生CO2。
(4)不选D,因为NaHC03溶液能与SO2反应生成CO2,干扰检验被氧化生成的CO2。
(5)选择E,检验是否生成CO2。
讲析:要先完全除去SO2,在此过程中还不能产生CO2,最后再检验是否生成CO2。
13.(1)B;C。(2)D;A。
讲析:(1)d=m/V,只要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即可,
d前=d后,总压强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2)压强恒定,容积可变、d与V成反比。即d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成反比。
3.浓盐酸具有强挥发性,产生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浓盐酸中滴入浓硫酸时,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使盐酸浓度增加,同时浓硫酸吸水放热,促进了HCl的挥发。4.运用差量法解题比较简捷。 5.煤燃烧产生大量的C02,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温室效应。 6.消除污染的方法是采取无污染的生产工艺。 7.少用煤作燃料、燃料脱硫、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SO2的产生,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 8.C02无毒不过会产生温室效应而已。 9.浓硫酸与胆矾晶体混合振荡,晶体颜色变浅,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质容器贮存,不是铝与浓硫酸不反应而是产生钝化现象,反应停止而已。 10.O3 在高空可吸收紫外光,而在低空因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危害。 11.光化学烟雾由氮的氧化物和烃类引起的。 12.溶液的pH=7,溶液中只有Na2SO4,A正确;若无H2SO4,沉淀只有Cu(OH)2,其物质的量为a/2mol,B正确。
8.C;9.B、C;10.B;11.B;12.A、B。
讲析:1.题目所给出“18mol·L-1”的硫酸为浓硫酸(隐含条件).50mLl8mol·L-1即0.9molH2S04都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2S04应为0.45mol。但在题目所给条件下,随反应进行,H2S04的量减少,硫酸由浓变稀,稀硫酸不能氧化铜,亦即0.9molH2S04不可能完全与铜反应,故答案为D。 2.设3x%的硫酸溶液密度为ρl,x%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2,两者体积均为VmL,则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 D;2.A;3.B;4.C;5.A;6.D;7.C;
4.甲:不严密。因含有Ag+而不含SO42-的无色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乙:严密。因为只有含SO42-的无色溶液才会出现此
方案的现象。
丙:不严密。因为含有SO32-而不含SO42-的无色溶液
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讲析:从Ag+、SO32-的存在对SO42-检验的干扰来分析。
检测提高
1. D;2.C;3.C
讲析:1.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
硫酸为0.9mol,实际参加反应的为1.8mol,硫酸变稀后与Cu并不反应,加入的硫酸应大于1.8mol,体积大于100ml。2.大气污染物常见的有SO2、SO3、H2S、煤烟、氮的氧化物(如NO、NO2等);碳的氧化物(C0、C02)、粉尘、碳氢化合物,CO2无毒但造成温室效应。3.绿色食品与食品颜色无关,与香甜无关,不含化学添加剂。
9.SO2与H2的体积比为1:4。
讲析: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溶液中c(H+)=0.1mol/L,反应后剩余硫酸0.05mol。因浓硫酸在与Zn反应过程中会变稀,将产生SO2与H2两种气体。列方程组解题。
解得:
第23课时 (B卷)
纠错训练
1.B;2.D;3.C、D;4.B;5.A、D;6.C;7.A、B;8.D。
讲析:1.潮汐、大脖子病与环境污染无关。2.由题意形成的沉淀可以是AgCl或BaSO4,如原溶液存在SO32,形成的BaSO3能被硝酸氧化成BaSO4。3.C、D中既生成硫酸盐又有SO2气体,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4.被还原的硫酸的量既可以由铜的量又可以由SO2的量来确定。5.98%的浓H2SO4中,硫酸为98g,水为2g,即1mol、1/9mol,H2SO4又可以拆成 SO3和 H2O。6.从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并结合元素的式量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Na、H、Mg三元素占0.75a% ,从而求得氧的质量分数。7.长期置露于空气中,亚硫酸钠被氧化成硫酸钠 、浓硫酸吸收水分质量均增加。8.将硫铁矿粉碎燃烧将更充分速率更快;净化SO2是防止催化剂中毒;催化剂只提高反应速率而不能提高转化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