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总产量的持续增长,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调整农业结构
B. 扩大粮田在耕地中的比重
C. 扩大耕地面积,开垦宜农荒地
D.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 我国中低产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黄淮海平原 D. 东北平原
(二)南方丘陵山区
前几单元所涉及的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多侧重治理,本单元则侧重开发。由于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1. 本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与问题并存。
2. 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自然状况、优势、问题)
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
优势: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温暖湿润环境--回归线上的“绿洲”(热带、亚热带)
不稳定:春低温阴雨、夏干热,旱涝灾害
土地和土壤资源:
优势:丘陵山区--土地类型多样--立体农业(但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问题:人地关系的矛盾--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则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
红壤分布较大--有机质低、酸性、黏重
生物资源:
优势:丰富多样,生长快
问题:农业品种比较单一,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
水资源:
优势:丰富,水电、灌溉农业
问题: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增加开发难度
|
优势 |
问题 |
气候资源 |
光、热、水丰富,配合较好 |
农业气象灾害(春低温阴雨,夏干热少雨) |
生物资源 |
品种多、生长快 |
利用品种单一(水稻),林、草等经营管理粗放。 |
土地、土壤 |
垂直分异明显,可立体布局 |
坡地开发易水土流失,红壤贫瘠。 |
水资源 |
丰富,利于发电、灌溉 |
侵蚀地表 |
生态任务繁重:
能源短缺、强取耕地--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单产值高、红色荒漠、下游经济中心受危害(损失大)
总之,本区开发潜力巨大,虽存在一些问题,但都不是很难解决的,开发难度较小。
3.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综合开发:
据有关资料统计,本区过去种植业与林业产值分别占山区农业总产值的57%和7.4%,而平原地区这两个数值分别为60%和6.7%。可见,山区与平原农业结构类似,与山区的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因此开发山区的农业资源,首先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大农业”,搞多种经营。
① 立体农业--因地制宜:江西千烟洲以林果为主的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问题:
丘陵多4:1
人多、后备耕地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
目的:
发挥丘陵山地潜力
转移闲置的劳动力
改变单一粮食种植--改善环境
用材林、经济林--远期受益
果园草地、农田、鱼塘--近期获益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体系反映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其一,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林地、草地、耕地、水面等;其二,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化,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都有安排;其三,林业用地面积最大,超过一半以上,从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
② 优势资源开发--因地制宜:河南商城县
对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占领商品市场,以资源优势振兴山区经济。
麻鸭、猕猴桃、残次木材
河南省商城县的“优势资源系列开发”,主要思路是因地制宜,在生产产品的深加工上探索新路。在人多地少的山区,仅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剩余产品的出售,不可能达到“小康”目标。商城县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山区脱贫致富。
(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封山育林(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
广东下堡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小型水电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下图,填表并回答:
(甲)
(乙)
(1)两地差异
图形 |
地区 |
地形 |
气候 |
治理措施 |
甲 |
|
|
|
|
乙 |
|
|
|
|
|
|
|
|
|
(2)两地同为 农业,该农业的优势有 。
答案:
(1)
图形 |
地区 |
地形 |
气候 |
治理措施 |
甲 |
黄淮海平原 |
起伏和缓,多洼地的平原 |
春旱风沙,降水集中,气温年较差大 |
鱼塘--台田模式 |
乙 |
南方丘陵山区 |
丘陵、低山 |
光热水资源丰富 |
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
(2)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保护生态。
[例2] 读“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宜发展农、林、牧的土地大约占平原土地总面积的_____%。
(2)从图中也可读出,宜农荒地仅3.18%,说明今后本区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放在____上。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简述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答案:
(1)80%
(2)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在灌溉条件很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旱灾;多年来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渍化,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总之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例3]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判定该河流的主体流向,并在图上绘出。说明理由。
(3)该地区的村落为什么分布在剖面线的地段?(只从地形剖面图提供的条件进行分析)
(4)在图上绘出理想建设水电站的河段。并说明其有利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工程负面效应?并阐述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5)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及开发利用应所注意的问题
(6)该地区发现丰富的钨矿,在生产建设方面出现两个方案:
甲方案认为,限于当地科技、资金、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只能发展钨矿采掘业,将钨矿砂外运带动经济发展。
乙方案认为,当地有钨矿砂深加工的条件,应发展钨的冶炼业,这样比只运输钨矿砂经济效益高,收益大。
你同意哪个方案?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近、相间河流谷地。
(2)由北向南流。剖面处河床海拔约在300米,剖面处河床海拔仅为220米左右,故北高南低
(3)该剖面线所在地区是河流的宽谷区(或盆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地势却较平坦。河流弯曲,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土层较厚,利于农耕利于村落出现
(4)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5)(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该处位于峡谷的最狭窄处,建坝工程量较小,可以节约建坝投资。该处两岸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建坝后储水量大,坝上地形是宽谷区,形成水库的库容量大。
负面效应:淹没耕地的面积较多,在南方耕地面积较少的山区,会加剧人地矛盾,不利于农耕业发展。库区有村落移民量可能较多。
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
(6)甲方案限于该山区科技力量蒲弱,资金缺乏,经济基础差的现实条件,靠劳动力投入进行钨砂挖掘,进行资本积累是可行的。但只是一种过渡,长期下去可能造成资源破坏,危害环境,经济效率低下,因此该方案不可长期执行。乙方案的可行性是利用当地水能发展水电业,以水电能源进行钨砂冶炼,这样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对地区经济起带动作用。
[例4]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4。
1. 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2. 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土壤贫瘠 D. 耕作粗放
3. 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 建小水电站 B. 开采小煤窑
C. 钻小气井 D. 上山砍柴
4.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 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 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1. A 2. C 3. A 4. D
[模拟试题]
(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是必然的选择。而我国现有耕地中,约为中低产田,尤其以黄准海平原最为突出。
1. 黄河平原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黄淮海平原本是辽阔的冲积平原,土壤应该较肥沃。 又称华北平原,位于北纬32°-40°N,东经114°-121°E。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今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包括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但其地势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岗地、坡地、洼地高低相间分布,且洼地多呈半封闭状,是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场所,也是地表盐分运移的归宿。这样的地形特点,再加上本区春季多大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气候特征,使洼地成为旱涝、盐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灌溉不当、过垦等也会加重上述灾害,使其成为中低产田。
山东禹城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各月气候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大于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1)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
自然环境:
地形: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为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岗洼交错。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灌溉不合理: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耕作不合理:只用不养;开垦不当
(2)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重要的农业区:
斜缓平原--粮棉稳产高产。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改造利用:
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干旱缺水土地、低洼易涝土地和盐碱化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课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辛店洼和北丘洼来说明低温地和盐碱地是怎样治理的,案例本身提供的事实材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形成一种思路,即抓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辛店洼的主要矛盾是低洼、渍涝(洼底沼泽化,洼缘盐渍化)。
(冬季和春季,河流水位基本与洼底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夏季和秋季,河流水位高于洼底高程,河水有时会倒灌入洼,而且地下水位升高。)
治理方法为“鱼塘--台田模式”,这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建设的,“鱼塘--台田”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相互促进、多层次的立体、生产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水体,提高利用率。
北丘洼的主要矛盾是重盐碱地,其水盐运动在时间上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的特点。空间上具有“表聚性”特点,即土壤盐分向地表集中。治理方法是水盐调控--土体脱盐。水盐调控的具体方法:(1)引淡淋盐。即修建引淡水灌溉渠道和排涝排盐渠道,降低作物根区的含盐量;(2)井灌井排。即强灌强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适宜治理重盐渍化地区;(3)覆盖。用地膜或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4)生物措施。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及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水盐调控的基本方法。
(2)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3)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模式--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二)知识结构:
(一)目标要求:
1. 识记要求:
(1)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组成和地势特点。
(2)了解黄淮海平原上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理解它们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了解黄淮海平原上中、低产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
(4)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
(5)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掌握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了解本区面临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及其主要成因,正确理解水土流失是本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掌握治理这一生态问题的一般措施。
2. 能力要求:
分析黄淮海中低产田限制性因素及山区农业的发展措施
第六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14、(1)③(2)吸收浓HCl中的水分,使HCl气体逸出;干燥HCl气体(3)CH3CH2OH+HClCH3CH2Cl+H2O;取代反应;氯乙烷(4)无水CuSO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CuSO4变蓝,证明反应有水生成(5)无水CuSO4变蓝证明有水生成,水中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来自HCl,只能来自乙醇(6)不能;若不除去水,无法判断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是否来自于乙醇与HCl的反应
13、(1)A、D;E、B;C、F (2)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ONa+H2O+CO2 -OH+NaHCO
点拨:根据较强酸与较弱酸盐溶液反应生成弱酸的原理,设计该实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