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8103  378111  378117  378121  378127  378129  378133  378139  378141  378147  378153  378157  378159  378163  378169  378171  378177  378181  378183  378187  378189  378193  378195  378197  378198  378199  378201  378202  378203  378205  378207  378211  378213  378217  378219  378223  378229  378231  378237  378241  378243  378247  378253  378259  378261  378267  378271  378273  378279  378283  378289  378297  447090 

2.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总产量的持续增长,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调整农业结构                      

B. 扩大粮田在耕地中的比重

C. 扩大耕地面积,开垦宜农荒地          

D.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试题详情

1. 我国中低产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

A. 江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黄淮海平原       D. 东北平原

试题详情

(二)南方丘陵山区

前几单元所涉及的地区,在国土整治中多侧重治理,本单元则侧重开发。由于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因此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1. 本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与问题并存。

2. 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自然状况、优势、问题)

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广大的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

优势: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温暖湿润环境--回归线上的“绿洲”(热带、亚热带)

不稳定:春低温阴雨、夏干热,旱涝灾害

土地和土壤资源:

优势:丘陵山区--土地类型多样--立体农业(但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问题:人地关系的矛盾--人口迅速增加,而耕地则不断减少

水土流失

红壤分布较大--有机质低、酸性、黏重

生物资源:

优势:丰富多样,生长快

问题:农业品种比较单一,资源利用潜力未发挥

水资源:

优势:丰富,水电、灌溉农业

问题:地表侵蚀切割相当强烈,增加开发难度

 
优势
问题
气候资源
光、热、水丰富,配合较好
农业气象灾害(春低温阴雨,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
品种多、生长快
利用品种单一(水稻),林、草等经营管理粗放。
土地、土壤
垂直分异明显,可立体布局
坡地开发易水土流失,红壤贫瘠。
水资源
丰富,利于发电、灌溉
侵蚀地表

生态任务繁重:

能源短缺、强取耕地--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单产值高、红色荒漠、下游经济中心受危害(损失大)

总之,本区开发潜力巨大,虽存在一些问题,但都不是很难解决的,开发难度较小。

3.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1)综合开发:

据有关资料统计,本区过去种植业与林业产值分别占山区农业总产值的57%和7.4%,而平原地区这两个数值分别为60%和6.7%。可见,山区与平原农业结构类似,与山区的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因此开发山区的农业资源,首先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大农业”,搞多种经营。

① 立体农业--因地制宜:江西千烟洲以林果为主的立体农业、生态农业问题:

丘陵多4:1

人多、后备耕地不足

生态环境脆弱,

目的:

发挥丘陵山地潜力

转移闲置的劳动力

改变单一粮食种植--改善环境

用材林、经济林--远期受益

果园草地、农田、鱼塘--近期获益

千烟洲的立体农业体系反映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其一,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林地、草地、耕地、水面等;其二,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化,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都有安排;其三,林业用地面积最大,超过一半以上,从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林业为主,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

② 优势资源开发--因地制宜:河南商城县

对优势资源的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占领商品市场,以资源优势振兴山区经济。

麻鸭、猕猴桃、残次木材

河南省商城县的“优势资源系列开发”,主要思路是因地制宜,在生产产品的深加工上探索新路。在人多地少的山区,仅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剩余产品的出售,不可能达到“小康”目标。商城县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镇企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山区脱贫致富。

(2)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封山育林(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

广东下堡乡: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小型水电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下图,填表并回答:

(甲)

(乙)

(1)两地差异

图形
地区
地形
气候
治理措施

 
 
 
 

 
 
 
 
 
 
 
 
 

(2)两地同为      农业,该农业的优势有          

答案:

(1)

图形
地区
地形
气候
治理措施

黄淮海平原
起伏和缓,多洼地的平原
春旱风沙,降水集中,气温年较差大
鱼塘--台田模式

南方丘陵山区
丘陵、低山
光热水资源丰富
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2)立体农业;综合开发;保护生态。

[例2] 读“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区宜发展农、林、牧的土地大约占平原土地总面积的_____%。

(2)从图中也可读出,宜农荒地仅3.18%,说明今后本区提高农业产量的着眼点应该放在____上。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简述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答案:

(1)80% 

(2)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在灌溉条件很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涝、旱灾;多年来只用地,不养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灌溉方法或灌溉系统不合理,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盐渍化,在风沙活动强烈的地区,土壤侵蚀和土壤沙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总之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例3]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判定该河流的主体流向,并在图上绘出。说明理由。

(3)该地区的村落为什么分布在剖面线的地段?(只从地形剖面图提供的条件进行分析)

(4)在图上绘出理想建设水电站的河段。并说明其有利条件及可能出现的工程负面效应?并阐述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5)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潜力及开发利用应所注意的问题

(6)该地区发现丰富的钨矿,在生产建设方面出现两个方案:

甲方案认为,限于当地科技、资金、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只能发展钨矿采掘业,将钨矿砂外运带动经济发展。

乙方案认为,当地有钨矿砂深加工的条件,应发展钨的冶炼业,这样比只运输钨矿砂经济效益高,收益大。

你同意哪个方案?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1)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近、相间河流谷地。

(2)由北向南流。剖面处河床海拔约在300米,剖面处河床海拔仅为220米左右,故北高南低

(3)该剖面线所在地区是河流的宽谷区(或盆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地势却较平坦。河流弯曲,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土层较厚,利于农耕利于村落出现

(4)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5)(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该处位于峡谷的最狭窄处,建坝工程量较小,可以节约建坝投资。该处两岸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建坝后储水量大,坝上地形是宽谷区,形成水库的库容量大。

负面效应:淹没耕地的面积较多,在南方耕地面积较少的山区,会加剧人地矛盾,不利于农耕业发展。库区有村落移民量可能较多。

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

(6)甲方案限于该山区科技力量蒲弱,资金缺乏,经济基础差的现实条件,靠劳动力投入进行钨砂挖掘,进行资本积累是可行的。但只是一种过渡,长期下去可能造成资源破坏,危害环境,经济效率低下,因此该方案不可长期执行。乙方案的可行性是利用当地水能发展水电业,以水电能源进行钨砂冶炼,这样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对地区经济起带动作用。

[例4]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1--4。

1. 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 沿山谷延伸         B. 沿山脊延伸

C. 沿等高线延伸        D. 沿经纬线延伸

2. 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不足        B. 水分不足  

C. 土壤贫瘠        D. 耕作粗放

3. 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

A. 建小水电站          B. 开采小煤窑  

C. 钻小气井           D. 上山砍柴

4. 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

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 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 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1. A  2. C  3. A   4. D

[模拟试题]

试题详情

(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是必然的选择。而我国现有耕地中,约为中低产田,尤其以黄准海平原最为突出。

1. 黄河平原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黄淮海平原本是辽阔的冲积平原,土壤应该较肥沃。 又称华北平原,位于北纬32°-40°N,东经114°-121°E。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今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包括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但其地势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岗地、坡地、洼地高低相间分布,且洼地多呈半封闭状,是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场所,也是地表盐分运移的归宿。这样的地形特点,再加上本区春季多大风、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等气候特征,使洼地成为旱涝、盐碱和风沙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灌溉不当、过垦等也会加重上述灾害,使其成为中低产田。

山东禹城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各月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大于8级的日数
1.5
1.9
3.7
5.6
3.6
1.0
0.6
0.3
0.4
0.8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4
13.7
21.2
26.0
27.3
26.3
20.6
14.4
6.3
-0.7
降水量
 
3.3
 
7.3
 
9.1
 
43.2
 
33.3
 
54.5
 
247.3
 
166.8
 
48.9
 
26.2
 
26.0
 
3.5

(1)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

自然环境:

地形:缓斜平原;冲积低平原,为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岗洼交错。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灌溉不合理: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耕作不合理:只用不养;开垦不当

(2)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重要的农业区:

斜缓平原--粮棉稳产高产。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改造利用:

耕地的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对干旱缺水土地、低洼易涝土地和盐碱化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课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辛店洼和北丘洼来说明低温地和盐碱地是怎样治理的,案例本身提供的事实材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形成一种思路,即抓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辛店洼的主要矛盾是低洼、渍涝(洼底沼泽化,洼缘盐渍化)。

(冬季和春季,河流水位基本与洼底高程持平,河水不会倒灌入洼;夏季和秋季,河流水位高于洼底高程,河水有时会倒灌入洼,而且地下水位升高。)

治理方法为“鱼塘--台田模式”,这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建设的,“鱼塘--台田”是水陆复合人工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相互促进、多层次的立体、生产方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水体,提高利用率。

北丘洼的主要矛盾是重盐碱地,其水盐运动在时间上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的特点。空间上具有“表聚性”特点,即土壤盐分向地表集中。治理方法是水盐调控--土体脱盐。水盐调控的具体方法:(1)引淡淋盐。即修建引淡水灌溉渠道和排涝排盐渠道,降低作物根区的含盐量;(2)井灌井排。即强灌强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适宜治理重盐渍化地区;(3)覆盖。用地膜或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4)生物措施。

试题详情

(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及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水盐调控的基本方法。

(2)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3)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模式--立体农业、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试题详情

(二)知识结构:

试题详情

(一)目标要求:

1. 识记要求:

(1)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组成和地势特点。

(2)了解黄淮海平原上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理解它们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了解黄淮海平原上中、低产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

(4)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

(5)了解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目的、意义,掌握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了解本区面临的水土流失这一生态问题及其主要成因,正确理解水土流失是本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掌握治理这一生态问题的一般措施。

2. 能力要求:

分析黄淮海中低产田限制性因素及山区农业的发展措施

试题详情

第六单元 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 

第七单元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试题详情

14、(1)③(2)吸收浓HCl中的水分,使HCl气体逸出;干燥HCl气体(3)CH3CH2OH+HClCH3CH2Cl+H2O;取代反应;氯乙烷(4)无水CuSO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CuSO4变蓝,证明反应有水生成(5)无水CuSO4变蓝证明有水生成,水中含氧元素,它不可能来自HCl,只能来自乙醇(6)不能;若不除去水,无法判断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是否来自于乙醇与HCl的反应

试题详情

13、(1)A、D;E、B;C、F  (2)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ONa+H2O+CO2     -OH+NaHCO

点拨:根据较强酸与较弱酸盐溶液反应生成弱酸的原理,设计该实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