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OH和HCl D.木炭(C)和O2
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结论。其中预测物质的性质在整个程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请解答10题。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实验是人为的再现物质的变化过程,因此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请解第8题。
7.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
C.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 D.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而大于煤油
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
A.NaOH B.Na2O C.Na2O2 D.NaHCO3
4.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
A.Na B.NaCl C.NaOH D.Na2O
3.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1.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是( )
A.铜 B.铁 C.铝 D.钛
19、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
A.蒸馏水 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 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至少回答两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B |
C |
D |
BC |
BD |
D |
D |
C |
C |
BD |
C |
D |
C |
C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