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17.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所给材料回答问、
题。
(1)结合下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
括哪些方面。
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
城镇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05年 |
|
苏南地区 |
59.6 |
67.0 |
苏中地区 |
37.7 |
46.3 |
苏北地区 |
31.2 |
39.5 |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4)[多选]下列实现该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为 ( )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强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B.苏南地区应大力发展农业,稳定国民经济基础
C.苏中地区要加强淮河流域区域开发
D.苏北地区要积极发展工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江苏省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3)题,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人口稠密,因而会导致能源的短缺、水资源的污染、土地资源的减少等问题,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三废”的大量产生。第(4)题,苏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好,应承接上海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苏中借助淮河加强区域开发。而苏北地区应加大工业发展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1996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
(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3)①水资源问题:由于污染严重,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②能源问题: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需不平衡;③土地资源问题: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少,且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耕地大量减少;④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大,治理投入跟不上。(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ACD
环太湖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桑蚕基地,纺织业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盛泽与绍兴分别是这两大纺织业集群区的核心。据此完成14-15题。
14.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①发展历史悠久,基础好 ②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③
邻近日韩,便于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④靠近商品粮基地,原料丰
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靠近商品棉基地,原料丰富;纺织业历史悠久,基础好;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纺织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技术水平较高。
答案:A
15.盛泽、绍兴纺织业集群区在全球纺织业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这些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中还处于低端。有利于提升其在该价值链中地位的措施有 ( )
①加强与国内资本、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 ②产业集群内部分工明确,互不干、
涉 ③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 ④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要提升其在该价值链中的地位,就要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加强与国际资本、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及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等。
答案:D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上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解析:日本城市化水平高,①曲线为日本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改革开放后发展较快,③曲线为我国的城市化率曲线;我国目前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比重较高,②为我国的工业化率曲线;日本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④为日本工业化率曲线。
答案:B
13.中、日两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解析:注意图中的曲线为工业化率而不是工业化水平,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
日本。
答案:C
(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0-11题。
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Ⅲ走廊临江靠海,水运条件便利。
答案:B
11.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充分发挥该地水运优势,并搞好产业升级
改造。
答案:C
右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
解析:该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北部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但这不是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A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
A.以旅游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