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8583  378591  378597  378601  378607  378609  378613  378619  378621  378627  378633  378637  378639  378643  378649  378651  378657  378661  378663  378667  378669  378673  378675  378677  378678  378679  378681  378682  378683  378685  378687  378691  378693  378697  378699  378703  378709  378711  378717  378721  378723  378727  378733  378739  378741  378747  378751  378753  378759  378763  378769  378777  447090 

5. 如右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 sin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 sinθ

[解析] 由μ=tan θ条件可知μmg cos θ=mg sin θ,即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滑块匀速上滑,滑块沿斜面方向合力为零,即拉力F=mg sin θ+μmg cos θ=2mg sin θ.

[答案] C

试题详情

4. 如右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滑动摩擦力,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

[答案] CD

试题详情

3. 如右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

A.1 N和0 N              B.5 N和7 N

C.5 N和3 N              D.7 N和7 N

[解析] 已知弹簧伸长2 cm,弹簧的弹力为F=2 N.可判断弹簧对A产生向下的拉力,故细线的拉力应为T=F+GA=5 N,B对地的压力N=GB-F=3 N.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应是C.

[答案] C

试题详情

2. 如右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M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M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M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解析] 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就只受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故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D正确.

[答案] D

试题详情

1.关于摩擦力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共线 ②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③摩擦力做功总是使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④滑动摩擦力做功肯定能生热、使物体内能增加

A.①和③是正确的    B.②和③是正确的

C.②和④是正确的      D.只有②是正确的

[答案] C

试题详情

1、      读一读,写一写,音、形、义两遍

试题详情

2、      仿句练习

我曾看到枝头的新绿而感觉了春。

我曾见到初破的早樱而发现了春。

我曾看见泛青的苔痕而顿悟了春。

请把“春”改为“秋”,仿写句子。

我曾看到      而感觉了秋。

我曾见到      而发现了秋。

我曾看见      而顿悟了秋。

◆课时小结

小结何其芳眼中秋的特点,引用著名作家郁达夫曾在《故都的秋》中的结尾,引导学生继续寻秋、赏秋、悟秋。

◆布置作业

必做:

试题详情

3、      诗人用什么贯串起三幅画面?(提示:写景的次序;诗人的感情。)

小结诗歌的内容:诗人抓住了乡村秋天的景物特征,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短短三节诗,将农家丰收、霜晨归渔、少女思恋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表达了对秋天由衷的喜爱和赞美。把秋天写得具体可感,触手可及,观之能见。

◆研读赏析

在诗中,一定有些语句是你最喜欢的,请找出来,说说为什么喜欢。也可以找出不太理解的句子,我们一起来分析。

用得好的词句:(师可以先示范,也可以适时引导,注意结合其它诗文,引导学生领会诗歌意境。)如:满披、丁丁、飘、稻香、饱食、栖息、满载、游戏等。

不好理解的语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和第三节诗的后三句。

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落实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一起来背一背。

◆扩展延伸(结合热点题型,能力与情感并重)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