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3、知识小结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5)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2、知识小结: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
||||||
教 学步 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导 入 新 课 |
了解写作背景 激发学习兴趣 |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兴趣。 |
|||
二 感 悟 文 本 小 结 |
听录音 跟读 |
播放教师自录录音 |
构建情境 |
|||
思考 讨论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物 人 客: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二: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2、悲又从何而来? 问题三: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1、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2、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
按照苏轼的心情是如何变化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逻辑顺序来探究 抓住线索 注重体味深刻哲理 结合生活体验深入思考 生生合作 |
||||
|
||||||
第三课时 |
||||||
教学步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
质疑 交流 |
就文本中词句含义、主旨理解质疑 思考 交流 |
依靠生生合作、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
训练学生质疑能力,教会学生读书 依学生实际和课堂及时效果灵活掌控 |
|||
知识小结 |
回忆旧知 加强识记 |
讲解“赋”的基本知识(见附录) |
知识总结 |
|||
知识小结 |
归纳整理 加强识记 |
重点字词(见附录)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1)名作状 (2)名作动 (3)意动 4、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
知识总结 |
|||
作 业 |
|
背诵全文 整理笔记 |
加强理解和记忆 |
|||
附录:
1、绝命诗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3课时
2、 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1、 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