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右图所示,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8 N 的水平拉
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 N
B.当木块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于8 N
C.当水平拉力F=20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0 N
D.将水平拉力F撤去,木块速度越来越慢,是因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解析] 竖直方向上木块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始终平衡.
水平方向上木块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平衡,故f=F=8 N,且
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当F=20 N时,因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没有变化,故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8 N.注意此时F>f,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
同理,当木块速度为2 m/s或者木块速度越来越慢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为8 N.故
答案应选A.
[答案] A
7.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上和
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
C.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
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
[解析] 由题意知,运动员向上、向下都是匀速,只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故二力平
衡,摩擦力总是向上,且大小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答案] C
6. 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
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
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
[答案] A
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02 m k=500 N/m
B.L0=0.10 m k=500 N/m
C.L0=0.02 m k=250 N/m
D.L0=0.10 m k=250 N/m
[解析] 由F=kΔx可得15=k(0.16-L0)和20=k(0.18-L0)联立得L0=0.10 m,k=
250 N/m,D对.
[答案] D
4.如下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计时,发
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 )
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 C
3. 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
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
木块B上,如上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
[解析] 由题意可得B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μN=0.25×60 N=15 N,弹簧的弹
力F弹=kx=400×0.02 N=8 N,B物体受到向右的合力F弹+F=9 N<fmax,故B物体仍
静止.由平衡条件可得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fB=F弹+F=9 N,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A
=F弹=8 N,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2. 如右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
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
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面方向受到的作用力
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解析] 由力学知识可以看出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重力
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发生的作用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解析]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发生力的作用,如相互靠近的两个磁极之间的磁力作用,
A错误;物体各部分均受重力作用,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B错误;由弹
力的产生条件可知,C正确;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物体本身可以是
运动的,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滑动的物体间,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故
D错误.
[答案] C
14.用接在50 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s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s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连接两个弹簧秤,分别用F1与F2拉两个弹簧秤,将这端的结点拉至O点.现让F2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某一角度,要使这端的结点仍位于O点,则F1的大小及图中β角相应作如下哪些变化才有可能?
答:________________.
A.增大F1的同时增大β角
B.增大F1而保持β角不变
C.增大F1的同时减小β角
D.减小F1的同时增大β角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