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8875  378883  378889  378893  378899  378901  378905  378911  378913  378919  378925  378929  378931  378935  378941  378943  378949  378953  378955  378959  378961  378965  378967  378969  378970  378971  378973  378974  378975  378977  378979  378983  378985  378989  378991  378995  379001  379003  379009  379013  379015  379019  379025  379031  379033  379039  379043  379045  379051  379055  379061  379069  447090 

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解析]题目的设问问的是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因此,解答本题可从文化创新的作用作答。

[答案]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抢分频道

基础提升训练

试题详情

7.原始的爱尔兰人的踢踏舞并未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但《大河之舞》对踢踏舞作出了艺术性的改编,并把大量的非爱尔兰元素融入其中,为《大河之舞》走上国际市场作了一个豪华大剧作,结果风靡全球。《大河之舞》风靡全球的原因有(  )

A.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B.面向市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要”

C.体现了时代精神

D.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

[解析]ABCD。《大河之舞》风靡全球的原因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既体现了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博采众长的特点,又反映了适应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的内容。

试题详情

6.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代表性作家,是20世纪大众文学的领军人物。建国前他就写下了《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等代表作,建国后又写出了《三里湾》这部最早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大众化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

D.只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解析]AB。赵树理所写的作品都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要积极投身实践,可见A项入选;赵树理的作品内容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可见B项也应入选。C、D说法错误,排除。

试题详情

5.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包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④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

试题详情

4.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解析]D。从关键信息“现代”与“古代”可知只有D项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3.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解析]C。本题考查在文化创新中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A、B两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分别犯了“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应该排除;D项是对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的正确表述,但与题意的要求不符,也应该排除。

试题详情

2.实现文化创新要(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摒弃传统、从头开始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D。略。

试题详情

1.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解析]B. 依据这两句诗意思,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进行社会实践,故选B。

试题详情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重难点突破

重点1  正确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不是由人们任意规定的,而有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创新是在变革对象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人类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创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中生有的,也不是人生下来头脑就有的,只能在社会实践是产生。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典例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才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这说明(   )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解析]C。行万里路,尝万种草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写出巨著《本草纲目》,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可见只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重难点2  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极。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继承。

3.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就会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固守传统否定创新就会导致辞“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因此,进行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其一。

4.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典例1]2008年10月14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在山东济南揭晓。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于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的泰山,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这说明(  )

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解析]C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所以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高考考向探析

考向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命题角度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例题1](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剖析]C。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文化除了精神产品外,还包括文化的物质载体,故含③的选项都错误。

命题角度二:文化创新的作用

[例题2](2007年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剖析]B。这是一道因果关系型的选择题,考查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的认识。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取代,可见认为“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名师指引]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是高考的常考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文化创新的作用考查,一般以因果型选择题出现。因此,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审清题意,正确区分因果关系,切不可答非所问或因果倒置。综观近几年高考题,考查本考点虽然没有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以近年的文艺创新等内容为载体,阐述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还是要引起注意。在复习时,我们要结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热点材料,深刻理解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创新的意义。

[新题导练]

1.在奥运开幕式的创作和修改中,制作组人员集中各方面的专家和艺术家的智慧,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古籍资料,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

辨析:文化创新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和灵感。

[剖析]文化创新离不开创作者的灵感和才智,但最根本的还是靠社会实践。本题夸大创作者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基础作用,故此题要分两步,第一步要说明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的关系,第二步要具体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1)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灵感和聪明才智是分不开的。但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于社会实践。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向2  创新和借鉴、融合

命题角度一:实现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题3](2008年高考政治,江苏卷)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剖析]C。本题考查实现文化创新的途径。“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说明中山陵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故选C,A、B两项均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错误。

命题角度二: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例题4](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剖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考查考生通过图表获取信息,分析现实生活的能力。回答本题的前提是要注意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第(1)问要明确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的偏差,漫画中明显表现了排斥西方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倾向。第(2)问要求直接回答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也就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包括什么是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和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等内容。

[答案](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名师指引]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也会结合漫画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漫画类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复习时,我们要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包括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注意区分对待文化多样性、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另外,要结合“北京阳光上东国际文化年”等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说明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新题导练]

2.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  )

A.文化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

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的有益成果

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剖析]C。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正确的做法。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有阶级性,可见A项说法错误;在文化交流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可见B项说法也错误;C项正确表述了文化交流的正确的做法,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无关。

限时基础训练

试题详情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文化交流,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