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8907  378915  378921  378925  378931  378933  378937  378943  378945  378951  378957  378961  378963  378967  378973  378975  378981  378985  378987  378991  378993  378997  378999  379001  379002  379003  379005  379006  379007  379009  379011  379015  379017  379021  379023  379027  379033  379035  379041  379045  379047  379051  379057  379063  379065  379071  379075  379077  379083  379087  379093  379101  447090 

(2010·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双转移”指的是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回答21-22题。

21.造成图中箭头①转移的主要原因有                   ( )

A.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下降

B.珠三角建设用地宽松,土地成本下降

C.珠三角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

D.珠三角资源、能源供应不再紧张

解析: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同时为了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珠江三

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

答案:C

22.下列对于图中箭头①和箭头③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减少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B.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更高的技术

C.对珠三角的企业来说弊大于利

D.导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劳动力的短缺

解析:箭头①是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转移,这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资金和更高的技术;箭头③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劳动力向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可以增加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答案:B

试题详情

台北“中央社”2008年11月6日报道,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 )

A.钢铁、机械、石化等大型工业

B.制糖厂、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等工业

D.服装、制鞋、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解析: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最

大。

答案:D

20.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 )

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②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③调整产业

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④完善交通网,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

本,是上述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答案:A

试题详情

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2009年2月7日正式在广东深圳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个总投资超过1 400 亿元的世界最大管道工程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析:天然气管道工程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的建设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环境质量,同时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

答案:C

18.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

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

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

解析: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D

试题详情

读2001-2008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15-16题。

15.有关于2001-2008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2006-2007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生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06-2007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2003-2004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

答案:B

16.有关于2001-2008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3、2006-2007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2004-2005、2008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从整体而言,消费量增长较快。

答案:D

试题详情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

C.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空气污染

解析:①资源调出区为靖边石油区,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③资源调出区为云

南、贵州和广西的高原、丘陵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答案:A

14.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资源的调配应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

善调出区与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D

试题详情

2007年末,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十七大后新的改革试点区。2008年9月,《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结合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目前最有利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条件为                 ( )

A.地形开阔、土壤肥沃         B.气候适宜、取水方便

C.水陆交通便利            D.国家政策优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审题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目前”,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为D,

其他三项虽都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有利条件,但都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

答案:D

12.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武汉城市圈           ( )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规模的迅速扩大 ④人口的迅速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

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答案:A

试题详情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原因。第9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故曲线②代表的是珠江三角洲。第10题,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故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9.B 10.A

试题详情

读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7-8题。

7.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B、

C是                                ( )

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

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③B表示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

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B指标国际通用标准是小于20%,而我国是50,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应表示的是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工业产值低于20%,不可能是工业化的指标);C指标从数值可知是表示城市化水平。

答案:A

8.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           ( )

①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远高于国际标准

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

③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低于国际标准

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由上题可知,图中指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

我国远高于国际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远低于国际水平两个方面。

答案:C

试题详情

 (2010·珠海调研)读“我国某乡镇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                           (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属于变相区域定位题,解题关键是从农业产值结构规划图中的农作物入手, 其中最有效的信息是当地种植业中的大豆和玉米两种农作物,可以确定该地区可能位于东北地区,故B项正确。

答案:B

6.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

A.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图中农业产业结构体现了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利用当地  的副产品等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沼气工程建设,而沼气池中的沼渣及塘泥也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绿肥等,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D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图示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平原地区。该地区由于垦殖过多过

快,不注意环境保护,导致黑土流失严重,湿地大面积退化。

答案:D

4.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④地--水库大坝

C.①地--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水土保持林

D.①地--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解析:①地在地势较缓的坡地上可以发展果林;②地地势平缓可以发展耕作业;③在河流峡谷出口处,是修建大坝的最优位置,既能保证水库有较大的库容,又能减少大坝修建的工程量;④地等高线非常密集,说明该地地势很陡,需建水土保持林。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