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8989  378997  379003  379007  379013  379015  379019  379025  379027  379033  379039  379043  379045  379049  379055  379057  379063  379067  379069  379073  379075  379079  379081  379083  379084  379085  379087  379088  379089  379091  379093  379097  379099  379103  379105  379109  379115  379117  379123  379127  379129  379133  379139  379145  379147  379153  379157  379159  379165  379169  379175  379183  447090 

5、全面理解“五个统筹”

 
   必要性
   实质
   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
 
 
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注重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①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③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④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⑤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②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制约着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我国的长治久安。
实现地区共同发展。把先进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实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质--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实质--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试题详情

4、宏观调控手段的比较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含义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或调控的手段
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内容
作用
内容十分广泛,最常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立法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使用,否则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联系
①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②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试题详情

3、市场调节缺陷的比较

 
原因
结果
侧重点
 
自发性
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与人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行为是自发的,无需人为引导
出现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由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能力不同,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自身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
 
盲目性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对生产何种产品以及生产的数量“一窝蜂”
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的形成到生产的调节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尤其是建设周期长的项目
生产经营决策落后与经济形势变的化

试题详情

2、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比较

 
 
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
   区

含义不同
市场调节是指在资
源配置中发挥市场
机制的作用,实际上
就是价值规律在起
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
指国家运用各种手
段对国民经济进行
的调节和控制
实现方式
不同
市场调节通过市场
上价格、供求、竞争
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支配人们的经济活
动,调节人、财、物的
技放方向和数量
比例
宏观调控是运用经
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实现的
地位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作用
国家的宏观调控要
性作用的前提下
进行
    联系
 
①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②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与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进行。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有利于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试题详情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

二者分别是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比例状况和物价指数,进行"逆风向调 节",通过影响总需求、改变供求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政策
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总需求大于
总供给或通
货膨胀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增
加税收
紧缩性货币政策:
上调存贷款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
目的:抵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总需求小于
总供给或通
货紧缩
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
出、减少税收
扩张性货币政策:
下调存贷利率、存
款准备金率
目的:剌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试题详情

二本单元复习重点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引进来与走出去。

试题详情

2. (2008年高考上海卷)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 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感叹道: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表明( )

A.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B.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中国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D.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重点、难点分析

试题详情

3.国际经济合作

(1)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原因

①是适应和加入的客观要求。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 要求。

(2)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措施

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 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 经济发展。

②基本战略:坚持        相结合。 ③基本原则:      、自力更生。

试题精选

i. (2008年高考江苏卷) 2007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 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87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 )

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B.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积极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试题详情

2.国际经济组织

(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2)世界贸易组织

①地位:

②作用:

③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     原则,包括     原则与     原则。

(3)中国人世

①标志: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积极影响: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 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 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 争力。

③消极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 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试题详情

1.对外开放

(1)提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 重大决策。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原因:适应经济全球化 趋势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 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 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对外开放的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 (5)坚持的原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