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8年高考上海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
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2)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最困难群体提供了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调节了社会成员之间过大的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考点三 财政收入与支出
主干梳理
4、(2008年高考上海卷)党的十七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ABCD)
A、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
B、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
C、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相适应
D、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2008年高考江苏卷)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A)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2008年高考广东卷)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公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ABC)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C、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D、提高增值税率
1、(2008年高考海南卷)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D)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为什么? 。
(2)怎么办? 。
误区辨析
兼顾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注意:兼顾公平是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精题展示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1)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 ,
反之则会 。
(2)对公平的影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 的体现,它有助于 。
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2、(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某“80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C)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考点二 分配原则
主干梳理
1、(2007年高考海南卷)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B)
A、社会总产品 B、个人消费品
C、生活必需品 D、物质总产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