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02年理综高考题)在25℃,101kPa条件下,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
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 L,V(H2)=
解题过程: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
解题过程:
⑶.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
8(1991年全国高考题).金属锡(Sn)的纯度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分析:将试样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n+2HCl=SnCl2+H2↑
再加入过量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SnCl2+2FeCl3=SnCl4+2FeCl2
最后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KCl+2CrCl3+7H2O
现有金属锡试样0.613克,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摩/升K2Cr2O7溶液16.0毫升.求试样中锡的百分含量(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6. (2002年春高考题)从固体物质A开始,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回答下面问题:
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 在操作①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3)写出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反应③: .
(4)A的化学式是 。
(5)在实验中,如要获得干燥纯净的气体D,可以将它通过如下示意图中的装置,其中瓶Ⅰ中盛放的试剂是瓶Ⅱ中盛放的试剂是收集干燥气体D的方法是
4.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肯定有KNO3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
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5. 第ⅣA族元素中,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铅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锗(Ge)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上,它可以从煤燃烧的烟道灰中提取,其过程如下:
写出①、②、③、④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3.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和气体V升,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为 ( )
A.3V升 B.2V升
C.V升 D.0.5V升
2.某无色混和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处理(假定每次处理都反应完全):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溶液变得浑浊.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和气体中 ( )
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O、CO,可能含有CO2、H2
C.一定含有CO、CO2,可能含有H2O、H2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
1.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克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克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主族 (D)第Ⅴ主族
2. 某核素R具有微弱的放射性,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3,由它组成的固体单质A,在一定条件下密度为6.88g/cm3,用X射线研究其固体表明,在边长为1.00×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R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为+2、+4价。在溶液中R2+稳定,而R4+有强氧化性,可将NO氧化成HNO3。氧化物R3O4其性质与Fe3O4有些类似。R的另一种质量数比R少2的同位素较为稳定,与铁可形成合金,在潮湿环境中易形成铁锈。R的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用途。请回答:
(1)R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2)R元素的处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3)假如能使少量的R4+加到FeCl2溶液中,是否会发生反应?
若“否”,其原因为
若“是”,其离子方程式 。
(4)R3O4因具有氧化性,被大量用于油漆涂料,涂料在钢铁表面,有利于形成耐腐蚀的钝化层。R3O4于足量的HNO3反应,生成R的氧化物、R的硝酸盐和水三种物质,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
检测提高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下列有关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单质晶体均为原子
D.自上而下元素单质溶、沸点逐渐升高
3.有关CO2的计算方法、技巧不过关。学生计算能力不到位。
纠错训练
2.对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不熟练,如CO2不与BaCl2反应,学生不容易掌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