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2. ,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1.既见复关, 《氓》
18.(1)设计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2
(2)测量步骤与结果: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零.
②将砝码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0.
③将待测物放在转换器上,记下输出电压U1,
由U0=km0g,得k=
测得U=kmg,所以m=
(3)①因电源电压不够而输出电压调不到零.
②待测物体质量超出转换器量程.
[解析]本题考查包含传感器的实验电路的设计、测试和测量及设计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所以把滑动变阻器接在输入端并且接成分压电路。
因为题目要求传感器,而传感器是课程标准教科书新增加的内容,还要求考生自己设计电路,所以本题具有创新性。
解题关键:理解力电转换器的意义和作用。
本题难度:难。
17.答案:(1)如图所示
(2)
[解析]本题考查打点计算器的应用及实验能力。
(1)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求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表示两计时点间的距离,
表示每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由题意可确定0.5s、1.5s、2.5s…各时刻的计时速度,计算数据列入下面表格中,绘出v-t图,参见答案。
(2)由v-t图可见段卷帘窗做匀加速运动,由公式
和逐差法:
均可求得:
。
段的平均速度:
。
本题难度:中等。
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18题(7分)
某学生为了测量一物体的质量,找到一个力电转换器,该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受压面的压力(比例系数为k),如图所示,测量时先调节输入端的电压,使转换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而后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即可测得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的输出电压U.现有下列器材:力电转换器、质量为m0的砝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各一个、电键及导线若干、待测物体(可置于力电转换器的受压面上).请完成对该物体质量的测量.
(l)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力电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可调,并且使电压的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中画出完整的测量电路图.
(2)简要说明测量步骤,求出比例系数k,并测出待测物体的质量m.
(3)请设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
17.(l)如图所示,(2)aAD=5 m/s2,vAK=1.39 m/s
图1
[解析]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及实验能力。
(1)求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表示每两计时点间的距离,
表示每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由已知条件可确定0.5s、1.5s、2.5s…各时刻的计时速度,计算数据列入下面表格中,绘出v-t图,参见答案。
时刻(s) |
0.5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5 |
8.5 |
9.5 |
速度(m/s) |
0.50 |
1.00 |
1.50 |
2.00 |
2.00 |
2.00 |
2.00 |
1.70 |
0.80 |
0.40 |
(2)由v-t图可见段卷帘窗做匀加速运动,由公式
或逐差法:
均可求得:
。
段的平均速度:
。
本题难度:中等。
16.应选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
改变电阻箱阻值Rt读取若干个U的值,由计算出电流的值,然后作出U-I图线,得到ε、r.
[解析]因为2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约3V,所以应选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采用测量多组数据求平均值的方法,所以改变电阻箱阻值Rt读取若干个U的值,由计算出电流的值,然后作出U-I图线,得到E、r。
也可以改变电阻箱阻值Rt读取若干个R1和U的值,根据,得到
,然后作出
图线,得到E、r.(截距的倒数等于电动势E, 截距的倒数与斜率的乘积等于内阻r)。
本题难度:中等。
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
|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个约1. 4m高的商店卷帘窗的运动,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可以将v平均,近似地作为该间距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1)请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绘出卷帘窗运动的v-t图象. (2)AD段的加速度为 m/s2,AK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间隔 |
间距(cm) |
AB |
5.0 |
BC |
10.0 |
CD |
15.0 |
DE |
20.0 |
EF |
20.0 |
FG |
20.0 |
GH |
20.0 |
HI |
17.0 |
IJ |
8.0 |
JK |
4.0 |
15.A B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波意耳定律的实验的图象及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中等。
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16(6分)
要求测量由2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ε和内阻r(约几欧),提供下列器材: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1kΩ)、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2kΩ)、电阻箱(0-9999Ω)、电键、导线若干.
某同学用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步骤如下:
(l)合上电键S,将电阻箱R阻值调到R1=10Ω,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1。
(2)将电阻箱R阻值调到R2=20Ω,读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2,由方程组U1=ε-、U2=ε-
,解出ε、r.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上述实验在选择器材和实验步骤中,应做哪些改进?
14.A D
[解析]本题考查光电效应及实验能力。
将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验电器,用弧光灯照射锌板(弧光灯发出紫外线),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说明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研究表明锌板带正电。这说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锌板中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容易。
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15(5分)
某同学用同一个注射器做了两次验证波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根据实验数据却在P、V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的双曲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A.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 B.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 C.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压强的数据不同 D.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的气体体积的数据不同
16.(1)连线如图所示.
图1
(2)由步骤①得
①
由步骤②得 ②
解得:
③
(3)6V
[解析]本题考查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接线和误差分析及实验能力。
(2)推导过程很困难,特详细写出
由步骤①得
①
由步骤②得 ②
②式乘以2等于①式,解得: ③
从而得
④
因为 将④代入得
⑤
又据①得
⑥
将⑥代入⑤得:
⑦
(3)根据,将I0=10mA=0.010A,RA=30Ω,代入解得
。
本题难度:难。
2001年上海物理卷第14.(5分)
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紫外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B.用红色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会发生偏转 C.锌板带的是负电荷 D.使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正电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