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0269  380277  380283  380287  380293  380295  380299  380305  380307  380313  380319  380323  380325  380329  380335  380337  380343  380347  380349  380353  380355  380359  380361  380363  380364  380365  380367  380368  380369  380371  380373  380377  380379  380383  380385  380389  380395  380397  380403  380407  380409  380413  380419  380425  380427  380433  380437  380439  380445  380449  380455  380463  447090 

8.已知向量,向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A.       B.       C.16,0         D.4,0

试题详情

7.若f(x)=-x2+2ax与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a的值范围是(   )

A.  B.   C.(0,1)        D.

试题详情

6.某公司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 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为  (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试题详情

5.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A、B  C、D四点为顶点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时,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A.90°          B.60°          C.45°          D.30°

试题详情

4.如果双曲线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那么点P到右准线的距离是(  )

A.           B.13            C.5             D.

试题详情

3.设是函数f(x)=的反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2.设直线 ax+by+c=0的倾斜角为,且sin+cos=0,则a,b满足(   )

A.     B.      C.     D.

试题详情

1.函数 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4.检查。

高考中,主动安排时间检查答题卡是保证考试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防漏补遗,去伪存真的过程,尤其是考生如采用灵活的答题顺序,更应该与最后检查结合起来。因为在你跳跃式往返答题过程中很可能遗漏题目,通过检查可弥补这种答题策略的漏洞。检查过程的第一步是看有无遗漏或没有做的题目,发现之后,应迅速完成。接下来检查各类题型的做答过程和结果,如有时间要全面复查一遍,时间不够则重点检查。另外,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考生情况登记表的检查,擦净答题纸上的零散痕迹或标记。同时,为了提高检验时间,检验宜“以粗为主”,“粗细结合”。“粗检验”着重检查解题过程与解题结果的合理化。“细检查”则要检查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有:

(1)浏览。对整份试卷作个粗略的检查,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是不是按要求做了,有没有弄错题号。

(2)逆向检查。这种方法在理科各学科中用得比较多。原来用加法,检查时用减法;原来用乘法,检查时用除法。或者直接把答案代入题目中,检查是否符合题意!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错误的思维定势,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法。

(3)变换方式检查。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检查法有一定难度,且要有充裕的时间。需要强调的是,检查时不要轻率地改动原来的答案。一般来说,在模棱两可、不能对知识作正确回忆,而且自己也无法进行检验与推导的时候,宁可相信第一次的答案是对的。

高考是要分秒必争,分分计较的考试,未发出考试终止信号,即使答题和检查完毕,也不要急于交卷;应再次复查答卷,推敲答案,做必要的修正。

你认为会的应该是对的,

你认为对的应该是全对的

试题详情

3.攻克难题。

高考中遇到疑难题是正常现象。如遇这种情况,一要冷静对待,不必紧张。你应该知道我感到棘手的,别人未必不费功夫。二是暂时放下,迂回包抄。有的考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就遇到难点,这时应暂且将难题记下,跳过去先抢易做可得的考分,然后视时间多少,再回过头来收拾疑难题。高考分数多一分,人生道路便不同。因此,能否突破难题至关重要。同时考虑到每位考生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要难,大家难;要易,大家易。这样一想,考题再难也不足畏惧了。在思路上可以这样考虑:分析这道题难在哪里?命题意图是什么?存在哪些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有哪些依存、制约关系?有哪些概念、原理、公式、定理可用来解题?对于“从不相识者”,应设法转化为已相识的问题;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还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运用联系的观点,上挂下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不要只集中在一点、一个方向或一个小范围,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解题的切入口。这样通过多方向思维,逐步分析,寻找突破口,然后大胆切入,会一点就答一点。如果时间已来不及而又顿悟了结论,可尽快将关键步骤、结果简答于卷面,抢得分数。解难题,步骤不能过于简单。判卷按步骤给分,最后的结果正确与否,一般不影响某些正确的步骤得分,所以考生在解题时步骤一定要写全,即使没法全部解出难题也可将其中比较容易的步骤写出来,拿1分是1分。有把数字代入公式的题目,最好前面先写公式,最后再把数字代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