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1605  381613  381619  381623  381629  381631  381635  381641  381643  381649  381655  381659  381661  381665  381671  381673  381679  381683  381685  381689  381691  381695  381697  381699  381700  381701  381703  381704  381705  381707  381709  381713  381715  381719  381721  381725  381731  381733  381739  381743  381745  381749  381755  381761  381763  381769  381773  381775  381781  381785  381791  381799  447090 

5、已知298K时,2SO2(g)+O2(g)  2SO3(g);△H=-197kJ/mol。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SO2和0.5 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C )

A、Q2=Q1/2      B、Q2<Q1/2      C、Q2<Q1<197kJ     D、Q2=Q1<197kJ

试题详情

4、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 保持一定的温度, 进行以下反应: H2(气) + Br2(气)  HBr(气), 已知加入 1 mol H2 和 1 mol Br2 时, 达到平衡后生成 a mol 的 HBr(见下表已知项), 在相同条件下, 如果保持各组份的百分含量不变, 对下列编号(1)-(3) 的状态, 填写表中的空白:

编号
起始状态(mol)
平衡时HBr 的物质的量
(mol)
H2
Br2
HBr
已知
1
2
0
a
(1)
2
4
0
2a
(2)
0
0.5
1
0.5a
(3)
m
n(n≥2m)
2(n-2m)
(n-m)a

试题详情

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气)+B(气) xC(气),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        BC  )

   A、1         B、2          C、3         D、4

试题详情

2、将2molSO2和2molSO3 气体混合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气)+O2(气)   2SO3 (气),平衡时SO3为n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相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的是 CD  )

A、2mol SO2+1 molO2          B、4molSO2+1molO2

C、2molSO2+1molO2+2molSO3       D、3molSO2+1molO2+1molSO3

试题详情

则进行等效转化后,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要成比例。

注意:对于恒温恒压下的可逆反应,如果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成N倍的比例,则达到平衡时,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仍然成N倍的比例。

[例题]2、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 , C的体积分数为a% 。

(1)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的是( A、B )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1.5mol C      D、4mol A+2mol B

(2)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是a% 的是( A、B )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4.5mol C+1.5mol D   D、4mol A+2mol B

(3)维持容器的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或C的体积分数仍是a%)的是( A、B、D )

A、3mol C+1mol D            B、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C、1mol A+0.5mol B+1.5mol C      D、4mol A+2mol B

3、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 ,发生下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 , C的体积分数为a% 。

(1)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的是( A、B)

A、3mol C                B、1mol A+0.5mol B+1.5mol C

C、4mol A+2mol B             D、1mol A+0.5mol B+4.5mol C

(2)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是a% 的是( A、B、C、D)

A、3mol C        B、1mol A+0.5mol B+1.5mol C

C、4mol A+2mol B    D、1mol A+0.5mol B+4.5mol C

(3)维持容器的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或C的体积分数仍是a%)的是( A、B、C、D )

A、6mol C         B、1mol A+0.5mol B+1.5mol C

C、3mol A+1.5mol B     D、1mol A+0.5mol B+3mol C

[练习]1、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m molA,n mol B,发生反应mA(g)+nBpC(g),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起始时放入a molA,b mol B,c mol C,要使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则abc必须满足的关系B C )

  A、abcmnp           B、abmnapmcp

  C、mcpamncpbn      D、am/3,bm/3,c=2p/3

试题详情

2、若要求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者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均相同:

(1)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化学反应:

   则进行等效转化后,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要相同。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化学反应:

则进行等效转化后,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要成比例。

 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如果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成N倍的比例,则达到平衡时,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仍然成N倍的比例。

试题详情

1、若要求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或者质量、物质的量)与原平衡均相同:

  则进行等效转化后,对应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mol)要相同。

试题详情

39.材料一: 图一:1978 年至2008 年广东省GDP 总量(单位:亿元)

图二:广东省经济总量占全国GDP 总量

注:2008年,广东省净出口、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同2007年相比分别回落16. 7%、11%、0.5 %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2007 年相比分别回落0.2 % , 4.8% , 7.4%。广东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5% ,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2008年,广东省GDP 增速比2007年回落4.6%。

材料二:1978 年至2008 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材料三:2008年12月15日,汪洋同志在广东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 知识回答: ( l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6 分) ( 2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 4 分) ( 3 )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三,你认为广东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8 分)

.答案要点:

⑴材料一反映了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GDP总量增长迅速,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回落。(4分)

材料二反映了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⑵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带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恩格尔系数下降。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4分)

⑶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②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③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实现通过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坚持走广东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每个要点2分,总分8分)

试题详情

38、背景:一些古币、特种邮票等,数量极少,价格高出面值的成百上千倍,买者仍有增无减。

    辨题:商品的价格并不是由价值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答案:(1)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商品供求不平衡引起的。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这正是所谓“物以稀为贵”的体现。(4分)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供求关系只对价格有影响作用。(4分)

(3)古币、特种邮票等一些不能再生产的特殊商品,引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不是它的价值量,而是人们的购买力。(3分)

试题详情

37、价格因需求而变,仅影响生产经营。

答案:(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旺盛,商品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跌,因此需求影响价格,题中“价格因需求而变”有合理性。(2分)但是,仅看到这一点是片面的,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影响的,由价值决定的。(3分)

(2)价格的变动影响着生产,使企业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3分)但是价格的变化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人们减少购买,反之,增加购买。(2分)

(3)此观点是片面的。(1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