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1764  381772  381778  381782  381788  381790  381794  381800  381802  381808  381814  381818  381820  381824  381830  381832  381838  381842  381844  381848  381850  381854  381856  381858  381859  381860  381862  381863  381864  381866  381868  381872  381874  381878  381880  381884  381890  381892  381898  381902  381904  381908  381914  381920  381922  381928  381932  381934  381940  381944  381950  381958  447090 

17.“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异的重要性

试题详情

16.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A.从维护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试题详情

15.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   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4.在参观中国某一古代思想家的纪念馆时,在大厅内有一副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由此判断这位思想家是

A.王阳明      B.程颢    

C.朱熹        D.董仲舒

试题详情

13.《东坡志林》是苏东坡随手写下来的文字,他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与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有关:

A.“天人感应”     B.仁政    

C.理学        D.“经世致用”

试题详情

12.宋代理学的形成是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试题详情

11.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试题详情

10.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受害者给对方以同等的报复)

试题详情

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试题详情

8.下列人物的主张或行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的有

①孟子的“民贵君轻”           ②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

③墨子的选贤任能             ④韩非子的“法不阿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