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 ③Cl一、 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 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10.下列数据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烷烃的含碳量与烯烃的含碳量
B.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的NaCl与CH3COONa溶液中阴离子总数
C.0.1 mol的OH-与0.1 mol的-OH中所含质子数
D.由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
9.可逆反应:aA(g)+bB(s)cC(g)+d 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
ΔH>0 B.T1>T2
ΔH<0
C.P1<P2 a=c+d D.P1<P2 a+b=c+d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L (s) + a G
(g) b R (g)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其中压强P1 < P2,
由此可判断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 > b
C. 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 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
7.为保障人体健康,必须严格限制用量的是
A.用SO2漂白食品 B.用小苏打制作糕点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 D. 用O3对游泳池中的水进行消毒
6.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可行的是
A.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直接盛装食物 B.做发面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烧碱
C.用灼烧的办法鉴别羊毛织品和纯棉织品 D.用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咸味食物
24.光合作用是世界上有机物生产的最宏大工程,关系到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质量,自然成为现代生物学关注、着力研究的重要领域。C4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探究其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材料用具:玉米植株、酒精、酒精灯、碘酒、显微镜、培养皿、大烧杯、镊子、火柴、双叠刀片、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毛笔、小块木板。
实验目的:探究C4植物淀粉合成的具体部位。
实验步骤:①将玉米植株置于光照下几小时,取一叶片;
② ; ③ ; ④ 。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
2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下图中的A、B、C和生产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图二中的A、B、C则与图一中的相对应。请根据下列图示建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模型。
(1)以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图一中建立能量流动的模型
(2)据图建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
22.回答下列小麦杂交育种的问题:
(1)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
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另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只要有一个B基因就表现为抗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
律。现有高产不抗锈病与地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杂交产生F1,F1自交得F2.
①F2的表现型有 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高产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为 ,占F2的比例为 。
②选出F2中抗锈病的品系自交的F3.请在下表中填写F3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子代 |
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 |
||
BB |
Bb |
bb |
|
F3 |
|
|
|
(2)另假设小麦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
位基因(A1与a1,A2与a2)控制,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
越高。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F1,F1 自交得F2,
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
五个品系。
①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 。
②在右图中画出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
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比的柱状图(请在答题卷指定
位置作答)
21.下图为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换的模式图。图中a-e为物质,为①-⑦反应过程。请据图作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过程的名称
b ③
(2)指出下列反应过程发生的场所:② ⑤
(3)在探索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请指出下列实验过程与图中哪一或哪些过程有直接关系。(用①-⑦符号和箭头表示)
Ⅰ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吧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分布在叶绿体受光的部位。( )
Ⅱ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途径是( )
Ⅲ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换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