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画图象的方法--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要掌握这两种方法;
由函数解析式,用描点法作图象应①化简解析式;②分析函数的性质如: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周期性等,③选算对应值,列表描点;
1、函数y=f(x)的图象是由坐标为(x,f(x))的点构成的;要证明点(a,b)在函数y=f(x)的图象上,只须证明b=f(a);
3、理解图象变换与函数式变换之间的关系,领会知识间的联系。
2、会利用函数图象,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方程、不等式中的问题;
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掌握两种画图方法--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 蝶的翅膀 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光里。 祖辈们留下千年的企盼:传承美的精魂,在美与这世界相融之前,我们黑暗中呼吸激越与执着。黑暗的载体是造物主用失败、痛苦、迷惘编织茧。 愿沿一路溪流翩翩起舞,撩起归浣女的情思?谁不愿越着坎坎伐檀声,流连于江南烟雨里?谁不愿…… 然而我们明白,脆弱的翅膀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在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自由与美丽的体格,才能让我尽情挥洒自由与美丽。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请不要!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地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 有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鱼的泪光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于是闭了眼,任身上的鳞无力地飘飞。 残阳如血,我看到周遭的东西一片狼藉,我的梦,我的心,我的泪滴。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侵袭,不会有雷电肆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其他 岁月的潮水汹涌着,把历史的血腥与人性的脆弱漂白成永远,在这永远里,涵混着太多的迷惘与痴迷,智慧与清远。 怎样让这“永远“变得明流晶莹?怎样让蝶儿轻盈地吞吐芬芳,鱼儿自由地诠释生命呢?你听-- 让每一个生命都经历他应当经受的苦难,让每一个灵魂都在不断残缺中变得完美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处善意的摧残。 含英咀华:生命的光华历经苦难,破茧而出是一种美丽,是艰辛的过程。本文“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作者很巧妙的组合一体,通篇比喻和象征,揭示了自然和人类共同的规律,一切事物生命都有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苦难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任何人都不可违背。文章不说教育,但整篇全在论述教育,蕴藉丰厚又不失灵动
历练后的飞翔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他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以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在那美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够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的训练,因为它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到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他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林”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猎人喂养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麽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 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会被折断,也同样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父亲的布底鞋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但(却)也在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愁了一晚上都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楞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分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
评析:
乍一看题目“父亲的布底鞋”,以为和话题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且慢,读完全篇后,你就会觉得,这位考生写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题旨恰恰和话题内容“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相吻合。 “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本文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卒章显志;“人不能光活自己”,奏响了全文的最强音。
菊花飘香的时节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菊之淡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带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是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菊之傲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岁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途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他自为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着他。
菊之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投江而死,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啸,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话题: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两把钥匙一扇门
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综综(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寻找快乐幸福之门。 神睁大眼睛看这两个人:李白,腰挂酒葫芦,身着白青纱,胯下小毛驴,顶上飘飘发,不时用手抚一下那长长的山羊须;阮籍,坐在只眼老牛的破车上,酒瓶东倒西歪,头发凌乱如草,衣服上半只扣子也没有,用一支树枝挂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们进了一个房间,各给他们一只破耳壶,壶中装有半壶酒。阮籍摇一摇又往壶里看一眼,叹气道:“神怕是偏心这西域浪子,我只有半壶酒罢,他却有一壶吧!”李白笑了笑:“神看来是对我们很好呢,我有大半壶仙酒,喝,味道一定美极了!” 神饶有兴趣地看了两人一阵子,微微一笑,把他们带到一个分叉路口,让他们各自走去。 李白的路不好走。赖棘刺丛生漫路,泥淖的山石路让小毛驴弄伤了脚,他从驴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顿时一片黄一片黑,鸟儿从树丛中惊飞。他哈哈一笑:“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说,八只脚总比四只跑得快。”他又呷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去碰到断崖,无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无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小毛驴,你可不必受我压迫了,有缘再会”!说罢动手往山下攀爬。 阮籍也不如意。正当他看着那半壶仙酒叹气时,一只猴子抢走了他用来遮风挡雨的破帽子,他想抢回来,却打翻了大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鲜血直流。他又叹:“唉!天不助我呀!”爬上车走未几刻,断崖在眼前出现了。他顿时悲从中来,忆起伤心往事,哭天抢地地喊了起来:“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眼前一黑,他晕倒在车上。 李白历遍艰辛,终于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从未见过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树枝,宝石的果子,银白的叶片,云雾缭绕,花影丛丛,神正笑着对阮籍说些什么,他跑了过去。 神于是宣判他们寻找的结果。点了点他们的酒壶,一阵红光闪过,两人手中多了一把钥匙,一把刻着“悲观”,另一把刻着“乐观”,李白成功地打开了门,而阮籍,无语叹息。 神笑着说:“乐观就是劈(披)荆斩刺的一把刀,悲欢则是阻道的石。你们也看到了各自的结果,乐观,则幸福快乐,悲观,则无所事成。” 顿时,两人心中,风清气爽,豁然开朗。
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列车·茶·春花
引:人生之路是自己的,没有谁能帮我走下去,但,我,用不着回去战战兢兢地生怕影子的黑暗吞没了太阳明亮的光线,人生之中有那么一次面对朝阳也是荣耀。
列车
羚羊奔跑时如闪电划过夜空,也似一张急驰的赛车;流水奔腾而下时像千军万马咆哮而过,也像一张从不停息的赛车;时间如白驹过隙,兔走鸟飞,也像一张从不等人的赛车。而高考也像一张车,不同的是它是列车,载着各个奔向不同方向的人,呼啸而过。
我便是列车上的一个乘客。我使尽了浑身的力气,紧紧抓住车的边缘,害怕被凹凸不平的路和列车忽快忽慢的速度甩出车厢。偶尔也会花点心思在路旁美好的景色上,看那儿风飞缱绻,云卷缠绵,姣花弄影,碧柳摇青,暖风熏人欲醉,媚日和煦暖身……正当我沉湎于前所未有的景致时,脚下一阵猛烈的摇动,一阵临空的逍遥,背上椎心的疼痛--我掉下了列车!
天啊!这是怎样的恐惧!路上满是突起的峭石,齐我身高的荆棘,原先蜂飞蝶舞的景致荡然无存!我胆怯了,开始了消沉,绝望:万一天下起大雨我该怎么办?万一还有不绝于耳的嘲笑声怎么办?万一我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怎么办?万一我的鞋子丢了怎么办……如果那样的话我会脚底磨起血泡,用尽所有的力气,禁不住别人无情的嘲笑,然后倒下,甚至--死去!
不!我绝不坐以待毙!
于是发足狂奔,我发现我赶上了列车!
原来把摔下列车放大为死亡(或其他)的人无异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茶
看那点点的茶叶在滚烫的火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急趋,审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撮上一小口,立刻暖彻心肺,流经血脉,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
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冻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生命便应该像茶一样从容,不为成功沾沾自喜,更不会遭受挫折而担惊受怕,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
春花(尾声)
也许冬天的冰雪会覆满我的心,也许我走不出痛苦的心境,于是我会放一把火,烧尽冰雪,烧出另一个春天。
当花铺满大地时,我摘下了一朵,可它却枯萎了!
“春,你会枯萎吗?”我胆颤地问。
“不”,春笑着回答,“你失去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但我还是属于你!”
那时花开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 人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或小或大,但却都那样的神圣和虔诚。但也正因为这份高贵的希望,使人们在挫折降临时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不堪重负。 在挫折面前,我们常常会不自主地放大痛苦,正如那位网友所说:“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我想起不久前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个河南女青年独居重庆,因为感情受到挫折就准备自杀。一个名叫“生命救助热线”的组织千方百计救了她。清醒后,女青年千恩万谢,并意识到自己当时太冲动了。 其实,这正是把挫折来临时的痛苦无限放大所造成的恶果啊。 我们总听到这样的话,“那时太痛苦了”,“那会儿我被气昏了头”,“那时真是生不如死啊!”…… 凡此种种,无不提及“那时”,那时就真那么可怕吗?挫折面前,难道我们只有选择“放大痛苦”这一条路吗? 瞧瞧历史吧!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八次落第,于是有了《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英国的大将军威灵顿七败七战,于是有了永垂千古的美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这样的豪气壮语!莫说挫折不可战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莫说痛苦只可放大,真正的智者只会把这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 “那时”,那时的意义难道仅只留下痛苦和伤悲? “那时”,李白不受朝廷重用,他决无灰心丧气之举,一咏便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 “那时”,陶潜看不过官场腐败,百官勾结,百姓遭殃,他决无低沉自贱之话,一唱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义气! “那时”,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她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那时”…… 那时,我们确不该把痛苦放大,聪明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让我拥有那迎难而上的大智慧。 挫折作笔, 痛苦为墨, 在这一路长途上, 我们收获成功。 挫折面前。 我们高歌: 那时花开!
简评 这是一篇在构思立意和布局谋篇上都有独到之处的考场力作。作者紧紧抓住“那时”,即“挫折降临时”来作文章。从挫折降临时人们惯用的心态和此后的醒悟展开分析,列举古今中外名人的成功事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一条永恒的真理:真正的智者会把痛苦当作前进的动力,幸福的花永远为勇士而开。全文开口小,挖掘深,思维力度强,分析入情入理。 文章在布局上也颇多值得称道之处:一头以泰戈尔的诗句点明主旨和中心,运用两个反问句亮出自己的观点,用排比的方式简述典型事例,最后以一首小诗收束全文,将文章推向高潮,虎头豹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千年的美丽
千年的美丽
梁祝
手起。琴响。 一段远古的爱情,漫过岁月,穿越时空,像风华绝代的女子,有远而近,姗姗飘来。 默默的徘徊在窗前,让激动静止于寂寥。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惟恐惊动了低诉情语的蝶儿。 蝶儿,仿佛从西双版纳赶来,嬉戏在两弦上下,层层叠叠,密密匝匝。 书声,蝶语。从弦上缓缓流出。天上宫阙,一时不知今昔何年。 一卷薄薄的爱情,翻来覆去地咀嚼,满口的苦涩。在唇齿之间游弋。 一声沉雷,将恩怨,聚散击得遍体鳞伤。曾经的誓言,被阵阵狂风吹落,落于生于死长眠的时空。 一座孤坟,茕茕孑立,拉来一道长长的思念。 风吼。雨泣。蝶儿突然没命的逃,大约是被一串串轰鸣的泪声所惊吓,瞪着恐惧的眼睛看着我,望着历史。 心碎。弦断。只有余音绕梁。 人醉了,梦亦醒了,醉了多少人的魂。一醉就是千年的美丽。 多情的蝶儿哪肯离去,依然守侯在记忆里,编织着亘古的缠绵和凄美。 是谁,在爱情的史册里,留下了最经典的一页?
十里埋伏
寒风萧萧,冷雨凄凄。 纤纤素手,轻轻一拨,秦时明月便折射出一段远古的故事。 十万大军在娴熟的手指间奔腾而来。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楚汉争霸的幕后一搏,悄悄来开了序幕,惊心动魄。 其实,早在鸿门,范曾一句“竖子不足与谋”,所有的结局早已注定。 厮杀在渐渐隐退,呐喊起来越缥缈。 三千里江山,顷刻间,竟被一道段段的防线层层包围。 四面楚歌,如针如锥,声声刺剜着热血沸腾的胸口。 西楚霸王挥舞长剑,仰天长叹:虞兮虞兮奈若何? 曾经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如今早已荡然无存。悬在眼角的泪,晶莹剔透。 电闪雷鸣,天哭地泣。 面对乌江滔滔的江水,留给江东父老永远的叹息。 胜者王侯,败者贼寇。历史永远是历史。 秋风撕裂了岁月的伤口,泪水打断了琴弦。铮铮乐音,戛然而止。 后世的听众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谁抒写了这千年的遗憾?
二泉映月
残月如刀,夜色似墨。 孤坐黑夜,拉二胡者将自己隔离在一片孤独之中。 冷冷的弦,瘦瘦的人。 一双颤颤的手--十指如柴,轻轻抚过那挂满泪水的胡弦。一生的坎坷凝聚在两根纤细柔软的弦上,如同泉水,从指间汩汩溢淌而出。 两根冰凉的弦,随着牵拉的手,开始回环泉水的的脉脉柔情。 一床光洁的月毯,裹着淡淡的清辉,覆过被黑暗笼罩的心扉。 满腔的愁怨与辛酸,汇成一滴滴眼泪,钻进那跳跃的弦流。在宇宙里幽闲散步的月亮,一不小心,绊了一脚,划过弦,涓涓叩响盲者的耳膜。 踽踽独步,一泓生命的月泉,波澜在你的脚下,激荡爱听者的心中。 夕阳西下,寻常巷陌,用流血的心,拉开无边的夜色,拉响久已忘怀的沧桑。 曾经凋零的希望,在月光的不断摩擦下,又摇曳地燃起来。黑夜是空的,黎明总会刺破这层薄薄的面纱。 三叠九折,一曲终了。岁月无痕,人生如梦。只有月华如水,淹没了奏者和听者的双眼。 阿炳啊,明月装饰你的弦韵,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可谁来装饰你枯竭的渴望和思念?
高山流水
一座山,一江水。 席地而坐,两手随意一划,青山拥着抚琴人躲开红尘,躲开哗杂,开始吟唱。 记忆还旋转在浮躁之中,潺潺的流水已开始清澈地舔舐耳膜。 宁静淡泊,儒雅至极。 飘逸的弹者在水中温柔着灵巧的十指,七根心弦有节奏地和着绿水歌唱。唱出一种幽娴的神韵,一种恬淡的灵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谓知音,便是两人的心灵相通,轻轻一点,就会产生美妙的共振。 孤傲洒脱,双目微闭。奏者将听者弥漫在小桥流水的原始画卷里。 怎样的心绪,就会奏响怎样的音乐。 双脚穿行在秀山丽水之间,久久不愿上岸。心灵却穿过时光的隧道,寻访知音的足迹。 鱼需要水,鸟需要巢,人需要知音。 知音犹如鹰之两翼,折断一翅,鹰将永远不能击射长空。 知音已死。心事赋琴,弦断有谁听, 琴碎,音绝。 满腔热泪,仰天一喷,鲜血吮吸着残琴断弦。千万颗心在颤抖。 乐为知己者奏。知己已亡,留琴何用? 青山依旧,绿水依旧。 千古名曲还会响起。可是,谁能诠释“知音二字呢?”
是捡(应为“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生命随想
我喜欢一个人独自骑着单车,在广阔无垠而又毫无人影的地方,静静地思考。在思考的同时,我的世界会如同镜泊湖一样,平静,清透,纯洁。我时常会思考一些人们都有所了解但答案却不唯一的问题。我非常喜欢思考一个词--生命。也许,我有些班门弄斧,但这词已经在我心中沉淀了许久,许久了。 我喜欢下棋,特别是五子棋。你要防住对方,不要让对方有机可乘,也要使自己的“基业”稳固。可以这么说,下五子棋其实有很多技巧,有时你能一箭双雕,但有时你可能一落千丈。生活,就像下棋一样,一步失着,就可能输了全局。 知道胡杨么?它是沙漠里的奇迹,千百年来的一个不朽。你看它,活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天地间还有比它更伟大的生命吗?胡杨,干之巨,根之深,令人不可逼视。它生长在沙漠,“站”于斯,“倒”于斯,“躺”于斯,一棵不少,因为大生命是搬不动的。胡杨虽然身躯庞大,生命久远,但不以挤压同类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它有长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倒下后,也枝干俱存,雄视千古;即使是倒下时,也惊天动地,飞砂走石。 人生就要轰轰烈烈,就要有价值,就要有胡杨一样的气节和品质,不管生与死。生命像胡杨一样长存于天地之间。 然而,紧随其后的是一个难以琢磨的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如果把生命比作一片荒芜,那每个人,则都是生命的拓荒者,撒不同的种,结不同的果。有的拓荒者是天生的冒险家;有的拓荒者是孤独的苦行僧;有的拓荒者是行吟的诗人;有的拓荒者是肤浅的井底蛙;有的拓荒者其实是卑劣的拾荒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以自己的方式拓荒,各有感慨万千,闲愁无数。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乐也罢,悲也罢,皆如白驹过隙,遥遥去矣。终于,拓荒者们生死一笑,殊途同归。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但也许这根本就没有结尾。就让夸尔斯的一首诗来结束这篇随想吧。 我的一生只是寒冬的一天: 有人刚进了早餐就消逝了; 有人逗留到饱食午餐后消失; 活得最长的人只不过吃了晚餐而后长眠; 苟且偷生的负债最多; 早归天的所负的较少, 要偿还的也少。
闲话人生 佛说,人生即是苦海。并明了的告诫芸芸众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总是想,这样说来,岂不是太悲观?如果说,人生即是苦海,但海上总会有船,顺水有帆,逆风有桨。让人听了心里也会有几分释然。可这样改,不知佛家肯不肯? 其实,我也觉得人生很像苦海,可终究不为此而悲观。因为海中有浪,浪中有快乐之鱼穿梭其间。所谓快乐,并非他物,即在这苦海中奋争中获得的瞬间愉悦。所以,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要忘记奋斗,只有时时奋斗,才能时时快乐。 人的一生中确实要经历很多痛苦。在这痛苦中,我认为最大的莫过于一辈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做事。脑袋长在自己的肩头上,却要整天为别人思想;手脚连在自己的躯体上,却要听任别人摆布。岂不悲从心底来? 我赞成这样的观点,草木一春秋,要绿就绿个疯狂,生在山上也好,长在悬崖也罢,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立足之地,就不能放弃心中的希望。人生一世,要活就活个潇洒自在,有风来挡风,有雨来遮雨,从容面对。生命属于自己,不用怕别人有什么说法。只要不辜负生命,人生会鲜美如画。 踢着石头走路 人生在世,是踢着石头走路的。 常听到人说:“活得太累。”“这年头过得真不轻松。”说这话的人显然是走路时没有把力气充分运用脚尖上,脚被石头碰疼了。正确的走法是,轻咬牙,忍着点疼,继续踢,步伐大些,腿脚的力气再添些。 你观察过河流没有?河流是踢着石头大步迈进的典范。河水下的石头在流动,石头渐失棱角而变成越来越小的鹅卵石,有的鹅卵石最后成为了被席卷的细沙。执着的,比石头更强硬的是河流的脚! 河流在峡谷处忍受传统。在峡谷处,岸狭窄如指宽。 这时河流湍急地踢着脚下的石头,几乎是暴怒般地踢着。河流没有为此说:“活得太累。” 河流在转变处弯曲自己的身体,每一道波浪都弯曲如弓。最近的一步也是最远的,在旅途中有多少次撞击,多少次汇合,都殊途同归。弯曲如弓的波浪终于成就出了整条河流。箭搭在弦上,必须尽所有能量拉开弓。在转变处,河流没有说:“这年头过得真不轻松。” 是的,执着的、同奔流的时间一样雄健的河流的脚! 踢着石头走路,脚要成为钢铁。 踢着石头走路,脚要成为迈步的钢铁。 踢着石头走路,脚碰伤了也得踢,只要追求不终止就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