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2349  382357  382363  382367  382373  382375  382379  382385  382387  382393  382399  382403  382405  382409  382415  382417  382423  382427  382429  382433  382435  382439  382441  382443  382444  382445  382447  382448  382449  382451  382453  382457  382459  382463  382465  382469  382475  382477  382483  382487  382489  382493  382499  382505  382507  382513  382517  382519  382525  382529  382535  382543  447090 

33.漫画《地球的困惑》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D.要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试题详情

32.2009年11月16日,奥巴马在上海回答青年提问时指出,开放肯定要付出某种代价,这是不能否认的。可是,好的远远多于坏的,所以还是要保持开放。这说明(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抓住主流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试题详情

31. 张海迪、杨利伟、林秀贞……,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感人的事迹不同,但他们却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品质,心怀共同的坚定理想信念。由此可见(   )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试题详情

自2009年9月中旬起,中国轮胎、中国钢管、中国钢版纸、美国肉鸡和汽车部件、美国拟议的碳关税……中美之间诸多领域的贸易摩擦成为世界焦点。据此回答29-30题。

29.有关专家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合则两利,分则两弊”。专家的这一论断体现了(   )

A. 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      

B. 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 承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D.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方法

30.奥巴马在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其中包括双方加强贸易合作。中美加强贸易合作有利于双方(   )

①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②互通有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④彻底消除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8. “马特莱法则”(又称80:20法则),把80:20作为确定值,说明我们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于关键的20%,再以少数的20%带动多数的80%。 “马特莱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要在矛盾特殊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B.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

C. 要先试验后推广,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抽象出共性       

D. 要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中把握双方的斗争性

试题详情

27.“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试题详情

26.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试题详情

25.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试题详情

24.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等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①生产方式     ②地理环境      ③社会意识     ④人口因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3.针对“电荒”局面,很多省市的有关部门采取了“错峰用电,峰谷电价”的措施,即用电低谷时降低电价,鼓励用电;用电高峰时调高电价,引导用户避让用电高峰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错峰用电,峰谷电价”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辩证的否定观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