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2739  382747  382753  382757  382763  382765  382769  382775  382777  382783  382789  382793  382795  382799  382805  382807  382813  382817  382819  382823  382825  382829  382831  382833  382834  382835  382837  382838  382839  382841  382843  382847  382849  382853  382855  382859  382865  382867  382873  382877  382879  382883  382889  382895  382897  382903  382907  382909  382915  382919  382925  382933  447090 

22.三国时期的开端及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分别是                  (   )

    A.公元9年及公远220年

    B.分元220年及公元229年

    C.公元196年及公元229年

    D.公元208年及公元229年

试题详情

21.西汉宣帝说:“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反映了西汉统治者自汉武帝以来的统治特点是                            (   )

    A.实行“仁政”                   B.严刑苛法

    C.清静无为                      D.外儒内法

试题详情

19.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是指             (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20.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试题详情

18.在众多的社会变革中,最深刻的变革总是来自于经济领域的变革。下列史实能证明以上点的是                           (   )

    A.原始农耕的出现及铁器与犁耕技术的使用

    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D.赋税制度的不断变革

试题详情

17.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管理        B.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

    C.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D.对同姓诸侯的犒赏

试题详情

16.商周青铜器的种类主体是礼器和兵器,由此最能折射出                  (   )

    A.青铜器是当时最好的兵器

    B.青铜器中无青铜农具的存在

    C.青铜器是人的世界与神的世界相沟通的媒体

    D.青铜器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试题详情

15.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   (   )

    A.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              B.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

    C.不断改变的社会形态              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

试题详情

14.右图是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它最能反映中华文明的

早期特征之一是                    (   )

    A.南稻北粟

    B.驯养牲畜

    C.农耕聚落

    D.等级分化

试题详情

13.对史前史的研究,古史传说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但要将其真实的成份愈加显现,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与相关的神话传说相结合

    B.仔细研究记载史前的史学著作

    C.与样关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

      D.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推理”的研究方法

试题详情

12.农奴自己带着工具、牲畜,每星期要给领主无偿劳作三四天,收获的庄稼全归领主所有,农奴得到的是份地的使用权。这就是所谓的                      (   )

    A.隶农制        B.实物地租       C.领主的长工     D.劳役地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