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3010  383018  383024  383028  383034  383036  383040  383046  383048  383054  383060  383064  383066  383070  383076  383078  383084  383088  383090  383094  383096  383100  383102  383104  383105  383106  383108  383109  383110  383112  383114  383118  383120  383124  383126  383130  383136  383138  383144  383148  383150  383154  383160  383166  383168  383174  383178  383180  383186  383190  383196  383204  447090 

19.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______是不可想像的。

②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________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

③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________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________我害怕得糊涂了。

A.似乎 以为 才/可是  B.似乎 以致 就/可是

C.确乎 以为 才/而是    D.确乎 以致 就/而是

[解析] ①推断靴子不会被人退回,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此处用“似乎”而不能用表肯定语气的“确乎”。②“以为”是认为的意思,事实上不一定是;“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此处用“以为”。③“才”表示明白的晚,“就”说明及时,此处表示悔恨,感到晚,应用“才”;此处用表示转折的词“可是”而非表示并列的词“而是”。

[答案] A

()

试题详情

18.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________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②谁想要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________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进精神危机。

③传统________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________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A.变幻 阻挡 不是/甚至 B.变换 阻挡 不但/而且

C.变幻 阻挠 不但/而且   D.变换 阻挠 不是/甚至

[解析] ①“变换”与“变幻”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不同的是,“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外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②“阻挡”与“阻挠”都有阻拦的意思,不同的是表达的程度有轻重之分。“阻挡”侧重在“挡”,所用方式比较单一,程度比“阻挠”轻一些;“阻挠”侧重在“挠”,有扰乱的意思,程度比“阻挡”要重一些。③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由第二个分句中的“也不是……”可知,第一条横线处应选“不是”,而不能选“不但”;第二条横线如果选“而且”,句间关系虽然合理,但不合乎语言习惯,因此应该选“甚至”。

[答案] A

试题详情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

②据美味思副食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___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十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B.实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C.实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D.十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解析] ①“十足”是纯净的,十分充足之意,常跟信心、干劲、神气等搭配;“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实实在在的,侧重于没有虚假,常跟年龄、分量及数目等搭配。②“泄漏”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透露”指泄漏或显露,常跟消息、意思等搭配。③“大肆”指毫无顾忌,多指做坏事;“大事”指大力从事。④“更”是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也”是表示并列。“和”,连词,意为“跟”“与”;“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

[答案] D

试题详情

16.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________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

②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________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③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________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

④经过深入的农村调查,________他整理材料,写了一篇很切合实际的有关农民问题的调查报告。

⑤近几年来,吉林省白城市加强了湿地的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________丹顶鹤又在那里大量繁衍。

A.沉溺 沟通 片段 而后 从而

B.沉醉 勾通 片段 然后 进而

C.沉醉 勾通 片断 而后 进而

D.沉溺 沟通 片断 然后 从而

[解析] ①“沉溺”指深深地陷入某种境地;“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②“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③“片段”是当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说、戏曲、生活、经历等,“片断”即零碎,不完整。④“而后”有“然后”的意思,不能用于主语前,“然后”可用于主语前。⑤“从而”表示紧跟着上面的动作去做;表示上下句间有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进而”只表示“进一步”的意思,跟上文没有条件或因果关系。

[答案] D

试题详情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王晓华的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很强,被学校________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________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市区二手房基本上是小户型的单元房,________是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________三五十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房在交易中引领市场风骚。 

A.委任 领略 甚至/尤其

B.委派 领悟 尤其/甚至

C.委派 领略 尤其/甚至

D.委任 领悟 甚至/尤其

[解析] “委派”指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委任”指派人担任职务。①句,王晓华是被指令完成某项任务,故用“委派”。“领悟”意为领会,理解;“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甚至”,连词,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答案] C

试题详情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具有悠久文明________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无论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______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

③人们_______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

A.并且 尚 不但  B.并且 尚且 不单

C.而且 尚且 不单  D.而且 尚 不但

[解析] “并且”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尚”是“还”的意思,“尚且”则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不单”多表并列关系,“不但”表递进关系。

[答案] A

试题详情

1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________爱祖国的山河大地,________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②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________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③这幢小屋也________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A.不仅/就是 绵延 度过  B.虽然/但是 延续 度过

C.不仅/就是 延续 渡过  D.虽然/但是 绵延 渡过

[解析] ①句分句间不形成转折关系。②句“绵延”强调延续不断;“延续”强调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根据语境用“绵延”合适。③句“度过”主要指时间;“渡过”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主要指渡水。这里指时间,显然用“度过”。

[答案] A

试题详情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12月30日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到山东曲阜参访孔庙,引起中外媒体高度关注。专家认为,福田此举意在寻找中日共同的文化纽带,表达加强两国文化交流的________。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________就业。

③人的体质需要锻炼,生产劳动就是很好的锻炼,________不管是在野外,________在厂房里劳动,都是对脑力劳动的一种调剂。

A.意愿 拉动 可是/或者

B.意向 拉动 因为/还是

C.意愿 带动 因为/还是

D.意向 带动 可是/或者

[解析] ①句“意愿”愿望,心愿。“意向”意图,打算。用“意愿”更能强调福田表达加强交流的心愿。②句“拉动”强调外力作用。带动:强调内在的影响。用“带动”合适。③句分句的关系是前因后果,所以要选“因为”,“是”与“还是”呼应。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