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3553  383561  383567  383571  383577  383579  383583  383589  383591  383597  383603  383607  383609  383613  383619  383621  383627  383631  383633  383637  383639  383643  383645  383647  383648  383649  383651  383652  383653  383655  383657  383661  383663  383667  383669  383673  383679  383681  383687  383691  383693  383697  383703  383709  383711  383717  383721  383723  383729  383733  383739  383747  447090 

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

材料1:我国两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

地区
耕地
林地
草地
宜农荒地
其他
黄淮海
平原
56.14%
12.15%
8.08%
3.18%
20.45%
黑龙江
垦区
37.37%
14.41%
6.23%
30.67%
11.32%

材料2:我国贵州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8年自然和人文状况统计表。

年份
耕地面积
(km2)
森林覆盖
率(%)
年降水量
(mm)
雨季地表径
流(亿方)
1961
400
36.79
1369
7.1
2008
521
20.46
1087
8.2
年份
水土流失面
积(km2)
粮食总产
量(万吨)
人口
(万人)
 
1961
31
9.6
21.5
2008
68
11.9
40.1

11.从材料1表中可以直接看出,与黄淮海平原相比,黑龙江垦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包括( )

①土地利用程度高 ②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④林地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由材料2可知,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单位面积上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原因可能是( )

①降水量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浅薄           ④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贵州某山区县与黑龙江垦区相比,水土流失问题更严重,原因主要是( )

A.降水量过大,森林覆盖率低

B.平原面积小,宜农荒地少,坡地开垦多

C.以红壤为主,肥力低

D.耕地利用频率过高

解析:第11题,从材料1表中数据可知黑龙江垦区在林地比重和宜农荒地方面比黄淮海平原有优势。第12题,贵州该山区县地处湿润地区,降水多,且以山地地形为主,坡度大,土层浅薄,更易发生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第13题,通过两材料数据对比,贵州该县山区比黑龙江垦区森林覆盖率高,但山地地形造成平原面积小,主要以开垦坡地来增加耕地,造成水土流失更严重。

答案:11.B 12.C 13.B

试题详情

读三大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图,完成8-10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 ②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带抓住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经济迅猛增长 ③中、西部地带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 ④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东部地区特有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B.海岸线漫长,利于对外贸易

C.林业和海洋渔业发达

D.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10.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正确叙述是( )

A.东部地带的各省、市、自治区都有海岸线

B.技术创新能力强是东部经济地带各地共同的优势

C.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D.环渤海经济地带的经济腹地是指华北地区

解析: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科技教育水平高。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与时俱进,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资金、技术等的扶持,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第9题,东部多属沿海省份,具有临海的特有优势。第10题,东部地带北京不临海,广西经济不发达、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包括东北、华北、内蒙古等地。

答案:8.D 9.B 10.C

试题详情

7.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矿丰富

B.限制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

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

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答案:A

试题详情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4-6题。

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5.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6.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C.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解析: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有: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南、北方分界线,水田、旱田分界线等。第5题,①处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第6题,②地为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①地为旱地,②地为水田,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四川盆地阴天多,太阳辐射量少。

答案:4.B 5.C 6.C

试题详情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分析回答1-3题。

1.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

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2.由图可知( )

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

B.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  

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乙

  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

3.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除产业结构差异外,还存在的主要发展差异有( )

①东部城市化水平不如中、西部高 ②东部工业化水平高于中、西部 ③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第1题,甲图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应为东部经济地带;丙图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最低,说明经济落后,应为西部经济地带,则乙为中部经济地带。第2题,东、中、西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结构较合理,西部发展水平最低,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3题,东、中、西部发展差异除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外,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交通通达度等东部都优于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

答案:1.A 2.A 3.B

试题详情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相处

结局——一朝痛别

尾声——真心忏悔 轻松 沉重 自责

试题详情

17.(2010·盐城调研)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②     ,③     ,④       

(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    规律和   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原因是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  (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      ,原因是        

(5)自然带⑤在  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    地区。

解析:该自然带分布图综合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读难度较大。根据图中的雪线以及纬度的分布等因素可以判断出自然带的名称。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是不存在的。自然带④在我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雨林带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广泛。根据46°S以及图示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处因受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答案:(1)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

(3)无 该纬度全部是海洋

(4)③ 温带荒漠带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南美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试题详情

16.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2: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材料1中A是  山脉,B是  山脉,C是  山脉,D是  山脉。

(2)若材料2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  山脉;②可能属  山脉;③可能属  山脉;④可能属  山脉。(填字母)

(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

(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         

(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               

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3)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阿尔泰山 阴山 太行山 秦岭

(2)B D A C (3)C (4)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

(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

(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

试题详情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13-15题。

13.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解析: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答案:A

14.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解析: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

答案:D

15.以下各项中,按地带性分布规律,前者对应两种自然带,后者对应两种气候类型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海洋性气候 苔原带

D.地中海气候 热带荒漠带

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形成的气候条件可以是温带季风气候,也可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试题详情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11-12题。

纬度
23°26′S
23°26′N

40°S
40°N
雪线高度
5 800米
5 600米
4 800米
4 800米
4 000米

11.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解析: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山上积雪多而雪线较低;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则山上积雪少而分布在较高海拔上。

答案:C

12.假设30°S-40°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同

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冰川海拔较低

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影响

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解析:30°S-40°S的海平面处的一座海拔6 000米的高山,西侧形成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要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不可能与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一致;暖湿气流一侧由于降水多而冰川海拔较低(雪线低);30°S-40°S附近主要受强大的西风漂流影响。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