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4179  384187  384193  384197  384203  384205  384209  384215  384217  384223  384229  384233  384235  384239  384245  384247  384253  384257  384259  384263  384265  384269  384271  384273  384274  384275  384277  384278  384279  384281  384283  384287  384289  384293  384295  384299  384305  384307  384313  384317  384319  384323  384329  384335  384337  384343  384347  384349  384355  384359  384365  384373  447090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深秋的翠屏山景色迷人,那色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的世界。

B.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C.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

D.这三家公司的地位和实力不相上下,在商界形成鼎足而立之势。

[答案]D

[解析][易错考点六]  重复累赘、自相矛盾D项“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分立对峙的局面,符合语境。A项“色彩缤纷”形容色彩繁杂,“殷红”表单色,前后矛盾。B项“春意阑珊”指春天将尽,景致衰败,与“初春”矛盾。C项“仁者见仁”指对于同一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试题详情

18.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4分)

     高三是紧张与匆忙的结合体。正因如此,我们才积蓄了太多的渴望。我渴望,渴望在绿意盎然的春季,放飞我幽囚一冬的思绪。那时我会肆意地想:久违了,柔柔的轻风;久违了,暖暖的阳光;久违了,我梦里的那娇艳妩媚的百花园。

  答:              △            

试题详情

17.将下面几句话按正确的语序排列,组成语意完整的一段话。(4分)

    ①曹操自知自己如天上蛟龙,拥有胆力,但他的“宁负天下人”,则离圣贤十万八千里。

    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的是英雄,不是圣贤。

     ③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却满腹“宇宙之机”,离圣贤也很远。

     ④他不能做“内圣外王”之王,只能做你“内雄外王”之王。

     ⑤两者都需要智慧,除此之外,英雄的主要特征是“胆力”,而圣贤的主要特征则是“道德”。

    ⑥曹操称他为英雄时,他吓得手足无措,乃是曹操实际上道破他也是胆力过人、能缩能伸的野心家。

答:            

试题详情

16.下面是高三某同学代替班主任对另一同学做的“综合评价”,在画线句子中。请按要求

对表达不当的进行修改。(4分)

     该生学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团结同学,为人真诚:有责任心,高中三年以来一直担任本班班干部,尽心尽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①从来不说不做对集体有害的事,得到了很多师生的赞扬,②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和学习标兵;③他尊敬师长,④我为班级因有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高兴,我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会做得越来越好,⑤定不会辜负父母和我的期望。

(1) 需要修改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修改:   △ 

(2) 需要调序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调整:   △ 

(3) 需要删除的--原句是:     (只填序号)  理由:   △ 

试题详情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    ,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    (杜牧《阿房宫赋》)

     (2) 所以遣将守关者,     △    。            (司马迁《鸿门宴》)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     △    ,江州司马青杉湿。            (白居易《琵琶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     △    。             (王勃《滕王阁序》)

     (4)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苏轼《定风波》)

        △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试题详情

13.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何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3分)

     (2) 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义。(3分)

     (3) 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