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4198  384206  384212  384216  384222  384224  384228  384234  384236  384242  384248  384252  384254  384258  384264  384266  384272  384276  384278  384282  384284  384288  384290  384292  384293  384294  384296  384297  384298  384300  384302  384306  384308  384312  384314  384318  384324  384326  384332  384336  384338  384342  384348  384354  384356  384362  384366  384368  384374  384378  384384  384392  447090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想:

由演讲到学识人品,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典型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导学内容:

试题详情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

试题详情

1、了解梁启超及梁实秋的情况,识记重点字词;

试题详情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试题详情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试题详情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试题详情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试题详情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试题详情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试题详情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