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线桥分析法
要点:①单线桥是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
②线上标明只标明电子的数目,不必写其它内容。
1、双线桥分析法
要点:①双线桥从左指向右连接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
②线上标明电子得失、化合价升降、被氧化、被还原等内容(注意得失电子守恒)。
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物质有: 、 、 、 、 、
等;常用作还原剂的物质有活泼的金属单质如 、 、 ,以及 、
、 等。(见人教版必修1第36页)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练 习]下列微粒:H+、Cu2+、Ag+、Fe2+、Fe3+、Cl-、S2-、I-、MnO4-、ClO3-、NO3-、SO32-、S、Cl2、Na、H2;其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
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思考]如果物质中某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 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 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态,该元素既有 又有 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则 性越强,价态越低,则 性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强还原剂(A)+强氧化剂(B)=弱氧化产物(a)+弱还原产物(b)
则氧化性:B>a,还原性:A>b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 产物的还原性则越 ;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 产物的氧化性则越 。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还原性就越 ,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 。
(4)根据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 ,还原性逐渐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 ,还原性逐渐 。
(5)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表现为反应所需条件越低),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 。
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 ;
(6)其它条件
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 ,反之则越弱。
注意:
1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 ,与得失电子的 无关。如:Na、Mg、Al的还原性强弱依次为Na>Mg>Al;浓HNO3、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依次为:浓HNO3 >稀HNO3;
2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概 念 |
得失氧的角度 |
化合价变化的角度 |
电子转移的角度 |
氧 化 剂 |
在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 |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
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
还 原 剂 |
|
|
|
氧化反应 |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
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 |
还原反应 |
|
|
|
氧化产物 |
---- |
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以后的对应产物 |
还原剂中失去电子以后的对应产物 |
还原产物 |
---- |
|
|
氧 化 性 |
---- |
---- |
氧化剂所具有的得到电子的能力 |
还 原 性 |
---- |
---- |
还原剂所具有的失去电子的能力 |
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时可抓住下表中的关系:
反应物 |
变化特点 |
生成物 |
还原剂 |
失、高、氧---氧化反应 |
氧化产物 |
氧化剂 |
得、低、还---还原反应 |
还原产物 |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 (包括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
后 ;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 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30.B 出产:天然生产或人工生产。生产: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资财富。浪费:无节制或不恰当地使用财物、人力、时间等。引领:引导、带领。领导:带领并引导大家开展工作。
29.B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与“但是”搭配。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现代汉语中多与“才”或“方”呼应。只要:表示必要条件。从句子看“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是“能实现”的唯一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28.A “打击”,攻击使受挫,使用不当;“打破”,突破原有的纪录、限制、规定或拘束等,符合上下文意思,使用准确无误。“形式”,①事物的形状、结构;②表现内容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和形式。都可以与上文搭配,但“方式”更强调“做事”,使用更加自然。“减少”,减去一部分,可以搭配“环节”。“缩减”,紧缩减少,“缩”的含义与原文意思照应不够妥帖,与“中间环节”搭配不当。
27.B “壮心不已”指年虽老而志不衰,与句中对大片的形式的表述不合适,可改为“纸醉金迷”(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