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4344  384352  384358  384362  384368  384370  384374  384380  384382  384388  384394  384398  384400  384404  384410  384412  384418  384422  384424  384428  384430  384434  384436  384438  384439  384440  384442  384443  384444  384446  384448  384452  384454  384458  384460  384464  384470  384472  384478  384482  384484  384488  384494  384500  384502  384508  384512  384514  384520  384524  384530  384538  447090 

[例题三]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5 、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条件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1)  请用100毫升量筒、四副培养皿、煮沸过的洗碗水设计取样的实验步骤。

(2)  请用4支试管、滴管、0.01%亚甲基蓝溶液设计检测的实验步骤。

(3)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4)你所设计的实验检测到的是      细菌的相对数量。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步骤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思考题目中实验材料(试剂)和实验装置的作用;二是不能随意增加实验材料(试剂);三是要充分考虑环境(如温度)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答案](1)①用量筒量取等量的煮沸过的洗碗水分别倒入4副培养皿中。②分别将以上4副培养皿暴露放置于4个场所。③静置1-3天后,同时加盖取回。

(2)①分别取等量放置过的洗碗水放入4支试管中。②在每支试管内滴加5-10滴0.01%亚甲基 蓝溶液置于温暖处。

(3)根据4支试管内洗碗水在相同时间内褪色的程度来判定空气中的含菌量。褪色程度最大的 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对最高;褪色程度最小的,空气中含菌量最低。(4)好氧性。

试题详情

[例题二]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要观察细菌的子细胞群体的特征,应该用       培养基,此菌的菌落特征是                          

(2)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为            。

(3)此菌若为生产疫苗的“工程菌”,则,疫苗产量最高的时期为              期。

(4)假定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以鉴定这种维生素的类型。

第一步:将变异菌株接种到        培养基上扩大培养;

第二步:(简要写出以后的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细菌能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___________的维生素。

[解析]该题既考查与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又能考查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设计实验的能力。这种比较好的常用题型将课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受师生欢迎。

[答案](1)固体  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   (2)温度、pH值、氧气

(3)稳定。   (4)完全   第二步:配制系列培养基,每种培养基为只添加某一种维生素的“完全培养基”;将扩大培养的变异菌种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细菌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该变异菌株不能合成的维生素。

试题详情

[例题一]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实验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设计实验步骤:

① 鉴定还原性糖:                          

② 鉴定淀粉:                            

(5)实验现象:                            

(6)结果分析: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解析]

该题为2001年上海高考题。此实验设计步骤是以高二课本“实验一”为蓝本,原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旨在考查学生利用课本实验基础知识对新情境材料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学生往往能从中得到启发,老老实实搞好课本实验的复习和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因而在今几年的高考中备受青睐。

[答案]

(2)班氏试剂 革兰氏碘液

(4) ①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②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5)(6)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一致(如:观察到有红黄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红黄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果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果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7)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经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说明]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鉴定还原性糖”与生物课本中的步骤有什么不同、“鉴定淀粉”与化学课本中鉴定淀粉溶液有何不同。

试题详情

2、再把一些鲜花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杀死细胞,冷却,一段时间后,水变色

结论:

实验现象与预测一致,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则失去选择透过性,物质可以自由扩散进入

试题详情

1、把鲜花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水不变色。(作为对照组)

试题详情

(1)细胞膜 

(2)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功能

(3)双分子层;

(4)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磷脂双分子层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细胞膜的流动性)

2、提出问题:

鲜花的活细胞里的色素是否被选择?能出来吗?死细胞又如何?

作出假设:

活细胞中的色素不被选择排出,死细胞的膜失去了选择性,渗出.

预测实验结果:

鲜花放入水中,水不变色;加热杀死细胞,一段时间后,水变色.

实验步骤:

试题详情

6、(1)蛋白质等  流动性  (2)特异  (3)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环境温度很低时,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几乎停止

试题详情

5、(1)磷脂  (2)连续的两层

试题详情

4、物质跨膜运输  分析成分  现象和功能  实验观察  实验  方法和技术

试题详情

3、运动(流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