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江苏)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
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2.强化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计算类题充分反映出了也已成型的命题规律:以文字材料、图像材料、表格材料展现地理信息,要求从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根据相关的地理计算规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结论。这就要求考生加强相关题型的研究、训练,从中寻找规律、方法和解题技巧。
1.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
5.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6)气温垂直递减类计算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小结]
地理计算还涉及很多方面的地理内容,诸如:风力、水平气压气度、锋面移动速度等问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大气运动、洋流活动、交通运输布局、工、农业区位选择等。
知识迁移、学科联系方面,地理计算类问题一般不与政治、历史等文综科目联系,而多与数、理知识结合。
在高考备考复习过程中力求做好:
4.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总面积
3.人口变化率=自然增长率-净迁移率
2.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
2.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运动器上感觉昼夜更替周期、速度的计算]
T=360°/(地球自转角速度±运动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减。
(5)人口问题类计算(包括:人口密度计算、自然增长率计算、城市化水平计算)
1.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