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RNA病毒: HIV、SARS冠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
析出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 溶解2、析出0.14、鉴定0.015
57、证明遗传物质实验 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关注注入)
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
56、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分开 单独 直接观察DN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55、动物个体发育
(1) 上端动物极 颜色深 卵黄少 密度小 分裂快 体积小
(2)
受精卵
→卵裂
→
囊胚(第一个腔) → 原肠胚 →幼体 胚后发育 成体
(3)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起点(孵出或生出) 个体发育起点:受精卵
(4) 原肠胚 一孔二腔三胚层 胚孔、缩小囊胚腔和原肠腔、外中内三胚层
必修下册
53、结合前面20-22点整体把握减数分裂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有丝分裂获得
间期:1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
略
增 I前:联会、四分体 注意交叉互换
减 大 I中:四分体在中央
数 减I :1初级精母细胞
分 联会 I后: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裂 四分体 I末:1→2个 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II前:乱
减II:2次级精母细胞
II中:着丝点中央
类似 II后:着丝点分裂 单体分开进入两子细胞 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 II末:2→4
4个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 (是否均等、变形、生殖细胞数 ) 两头大小
一个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两种精子 两两相同
一个卵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1种精子或卵细胞
这种生物最多可产生2n种精子或卵细胞 n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数
54、被子植物个体发育
子叶
胚根
顶细胞→球状胚体
胚芽 胚
卵细胞
精子
受精卵休眠 ↑营养 胚轴
胚囊
基细胞→胚柄
种子
胚珠 2极核
精子
受精极核立即 胚乳核→ 胚乳细胞
胚乳
3N 3N 3N 3N 果实
子房 珠被
种皮
子房壁
果皮
(1)对应关系 子房→ 果实 胚珠→种子 数量关系
被子植物双受精 一个花粉粒提供两个相同的精子
胚乳中的极核跟卵细胞基因相同,且两个极核相同
(2)3N :受精极核、胚乳核、胚乳细胞、胚乳
N: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次级卵母、卵细胞、极体、极核、花粉、单倍体
2N:其余一般2N
(3)果皮、种皮基因型及性状(颜色、味道)跟母本同, 不是细胞质遗传
(4)植物个体发育营养:胚柄、胚乳或子叶、自身光合作用
(5)球状胚体细胞数2n-1, 囊胚2n n代表分裂次数
(6)注意结合(1)下面的两句话,会写胚、胚乳基因型
52、生殖种类 分裂生殖:细菌/原生动物 单细胞生物
克隆
组织培养(用尖)也属于无性生殖 孤雌生殖(雄峰)
有性生殖(易基因重组变异):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试管婴儿都属于有性生殖
被子植物双受精
5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质遗传和核遗传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神经调节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影响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范围小、时间短
营养生殖:高等植物扦插分根果树嫁接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
孢子生殖:霉菌、真菌(蘑菇)苔藓、蕨类 保持母本优良性状
50、相反、倒置 物镜的放大倍数长短与目镜的相反
物和像倒立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相反
49、动物行为 后天性行为 模仿:幼小的动物
条件反射:食物非条件刺激 铃声无关刺激→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后天性行为最高级形式:判断推理
后天性行为形成的基础:条件反射 人类的学习以概念为基础
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关系倒置
CO2减少与停止光照时C3变化相反,C5变化相反;C3与 C5总相反 见前面33点
48、兴奋传导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 靠递质(如乙酰胆碱)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单向传导就是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趋性:动物对外部界环境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可通过原生质完成)
先天性行为 非条件反射:
本能:做巢、织网、迁徙、哺育后代
印随:刚出生的动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