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5242  385250  385256  385260  385266  385268  385272  385278  385280  385286  385292  385296  385298  385302  385308  385310  385316  385320  385322  385326  385328  385332  385334  385336  385337  385338  385340  385341  385342  385344  385346  385350  385352  385356  385358  385362  385368  385370  385376  385380  385382  385386  385392  385398  385400  385406  385410  385412  385418  385422  385428  385436  447090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8~9题。 

纬度
23°26′S
23°26′N

40°S
40°N
雪线高度
5800米
5600米
4800米
4800米
4000米

8.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9.假设30°S~40°S的海平面处有一座海拔6000米的高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该山垂直带谱与喜马拉雅山相同 

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一侧雪线海拔较高,背风坡一侧雪线海拔较低 

C.该山麓地区气候可能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影响 

D.该山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试题详情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5~7题。 

5.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 

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

6.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与③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                      (   )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德干高原          D.巴西高原

试题详情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甲、乙、丙处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

 

4.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试题详情

   (2010年徐州一模)下图是“2008年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1~2题。 

 

1.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2.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试题详情

9.设计思路

实验设计可用下面的框图表示

特别提示:

中学的设计型实验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要求和给出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这类题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解决设计型实验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原理,它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它决定应当测量那些物理量、如何安排实验步骤、如何处理数据等。实验原理的确定,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回顾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寻找能够迁移应用的实验原理,或者回顾物理原理,寻找有关的物理规律,设法创设相关的物理情景,并根据已掌握的基本仪器核对是否能够测出必须测定的物理量。因此,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物理原理是解答设计型实验题的基础。

试题详情

8.设计原则

(1)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2)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

(3)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4)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试题详情

7.数据处理

(1)逐差法。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2)图象法。能从图象清楚看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采用了这种方法得出电阻与温度有关的结论;可用图象法求物理量的值,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图象法来求E不仅有取平均的效果,还可以剔除个别有错误的测量数据。

试题详情

6.控制实验误差

(1)多次测量法。多次测量法减小偶然误差,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做实验应具有的基本思想。

(2)积累法。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试题详情

5.设计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在“研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

(2)近似替代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

(3)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

(4)模拟法。当实验情景不易或根本无法创设时,可以用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等效的情景代替,尽管两个情景的本质可能根本不同。“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就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5)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采用光路放大了金属丝的微小扭转;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试题详情

4.掌握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主要是估读问题,大部分刻度仪器读数时都需要估读。如刻度尺和温度计,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螺旋测微器要估读到可动刻度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