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延长保鲜期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将工业用盐(如NaNO2)用于烹调
5.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
B.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C.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D.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4.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滴加液体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移开蒸发皿 读出液体的体积
A B C D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C.钢是纯净物
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35.(3分)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34.(3分)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33.(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① |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② |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
③ |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32.(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均可见C瓶内的水流入D中,B中有气泡逸出。
⑴在A处放置燃烧的蜡烛,B中无色溶液变浑浊,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A处放置某溶液,若B中盛有紫色溶液甲,则变红色;若B中盛有红色溶液乙,则变无色。乙可能是__________,结合A、B两处物质的性质解释乙变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