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图8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将图中的符号与其代表的工业污染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 轻度污染工业
口 重度污染工业
△ 中度污染工业
(2)图9中能正确表示图8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你认为那一块最合适,简要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26.读下表,回答问题。(14分)
表: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经济发展年均速度 |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
||
迁入 |
迁出 |
净迁移 |
|||
珠三角 |
2572536 |
15.4 |
196 |
141 |
55 |
两翼 |
7623.8 |
14.9 |
158 |
124 |
34 |
山区 |
5408.5 |
10.6 |
116 |
105 |
11 |
全省 |
11728.0 |
14.7 |
470 |
371 |
99 |
全国 |
6546 |
10.0 |
|
|
|
说明:球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25.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
①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4.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图7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分析目前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的原因下列推测最否可筚成立的是 (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过度发展粮食生产
23.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上空尘埃多,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已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1333余万Km2,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607余万Km2,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选项中,可用来监测和评估坡耕地植被恢复情况的指标是 ( )
A.干湿季降水量变化 B.干湿季径流量变化
C.种值业在农业产值结构中的比重 D.粮食总产量
20.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不宜开辟为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层缺失 B.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C.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D.农业的投人大于产出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可以实现夕发朝至。读图6结合材料回答17-18题。
17.对该铁路走向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 ( )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分布
C.政府的决策和人们的愿望 D.城市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
18.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沪渝间的普通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还可以选择 ( )
A.空运 B.水运 C.空运 D.任意
图5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5-16题。
15.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16.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 )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14.图4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