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4、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石刻应出自 ( )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3、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
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
一般称谓 |
妻(正配) |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
妾一(侧室) |
C、大哥(25岁) |
妾二(侧室) |
D、二哥(22岁) |
1、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 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7.(2010年福建厦门质检)读下列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订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2: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
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
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
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
(2)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3)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第(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和大面积的滑坡等。第(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答案:(1)A (2)BC
(3)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
15.(2010年福建厦门质检)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下图所示。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
解析:选A。该生态现象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荒漠化的发展和蔓延,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2010年陕西宝鸡质检)对植物来说,同类植物由于生长状况、健康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有较大差异。读图,完成13-14题。
13.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其原理是( )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0.4-0.76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0.8-1.4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1.6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14.松树属针叶林,要把松树与阔叶林区分开可利用(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PS技术 D.计算机技术
解析:第13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纵坐标是反射率,横坐标是波长,小于0.6微米波段健康植物和病害植物反射率差别不大,大于0.6微米时差别比较明显,特别是在0.8-1.4微米波段更明显,不同健康状况很容易区分开来。第14题,不同树叶的叶面面积大小不同,其反射率也不同,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其加以区分。
答案:13.C 14.B
12.某出租车公司能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解析:选D。由于出租车的位置还涉及城市道路名称,故采用的技术还应包括GIS系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