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解析:选D。看懂图示内容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看出,到2010年,我国的煤炭、石油的消费量比重达85%左右,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图示的六类能源中,天然气的增幅最大,但它不属于新能源;水电的比重增长在0以上,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还略有上升;其他可再生能源比重增长也在0以上,所以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解析:本题组以水资源问题为切入点,考查水资源的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解决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措施。第2题,人类大量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难度较小,属于识记内容。第3题,结合自然条件分析可知,埃及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资源非常紧缺;新加坡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但是岛屿面积狭小,缺少径流,水资源非常紧缺。第4题,澳大利亚东部为南北纵列的大分水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水资源丰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和大分水岭的阻挡等因素影响,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因此需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
答案:2.B 3.A 4.D
3.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2.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下图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解析:选B。从图中可直观看出,几种可再生能源在供应构成图中的比例均较小,其总和也较小。
(2008年高考上海卷)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2-4题。
28.(13分)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甲图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乙图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4分)
(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3分)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分)
(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 。(2分)
解析:第(1)题,据图知攀枝花附近资源丰富,距燃料和原料地较近。该市处于长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成昆铁路穿越,铁路运输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本区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小,是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第(2)题,搞清该流程图中各要素的相关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炼焦离不开煤炭,故B为煤炭。冶炼的原料为铁矿石,产品为钢铁,故A为铁矿石,C为钢铁。
第(3)题,从流程图看出,该区域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4)题,从图中可知本区铜矿资源丰富,附近有二滩水电站等,水电充足。
答案:(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2)铁矿石 煤炭 钢铁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4)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27.(22分)(2008·广东高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1:见图甲。
资料2:见图乙。
资料3:见图丙。
资料4:见下表。
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1)图乙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6分)
A.自然条件优越
B.市场潜力大
C.矿产资源丰富
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
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图丙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 ;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6分)
(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分)
(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6分)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外商在东、中、西部投资变化的三条曲线,有共同的变化趋势,从变化幅度、升降、快慢三个方面作出描述。第二个空根据国际和国内两 个方面作出判断。
(2)依据图表所示的内容作出合理的描述即可。
(3)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进行比较,并结合区域特征作出回答。
(4)吸引投资即是吸引产业转移,一般要从内部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市场等方面思考,劳动力与市场是潜在的因素,有时不是人可以调控的,而内部交易成本却能够人为改变,采取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答案:(1)共同特征:①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②1990-1992年增长(上升);③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④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⑤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 BDE
(2)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 ①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②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④经济发达,城市密集;⑤基础设施完善;⑥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⑦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⑧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⑨经济腹地广;⑩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
(4)对策:①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改善生态环境;④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⑤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⑥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回答23-25题。
23.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 )
A.①上海 ②广州 ③鞍山 ④武汉
B.①鞍山 ②广州 ③上海 ④香港
C.①包头 ②香港 ③广州 ④北京
D.①鞍山 ②上海 ③广州 ④香港
解析:读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可知,①城市钢铁工业所占比重高,为鞍山市;②城市以轻工业为主,为广州市;③城市钢铁、机械工业比重高,并有一定比重的化学、纺织、电子工业,综合性强,为上海市;④城市以纺织、电子工业为主,为香港。
答案:B
24.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 ( )
A.靠近原料地 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 D.水源充足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判断影响鞍山和上海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重要因素是市场。
答案:C
25.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解析:①城市以重化工业为主,为促进经济发展,应发展新兴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污染,改善交通,此地不适宜发展甘蔗制糖工业。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