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6409  386417  386423  386427  386433  386435  386439  386445  386447  386453  386459  386463  386465  386469  386475  386477  386483  386487  386489  386493  386495  386499  386501  386503  386504  386505  386507  386508  386509  386511  386513  386517  386519  386523  386525  386529  386535  386537  386543  386547  386549  386553  386559  386565  386567  386573  386577  386579  386585  386589  386595  386603  447090 

1.地方时

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试题详情

3.同一条经线上求距离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千米×相隔纬度数。

试题详情

2.南、北纬60°线上求距离

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55千米,南、北纬60°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为55千米×相隔经度数。

试题详情

1.赤道上求距离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

试题详情

⒈相对高度

(1)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相对高度

 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根据两地温差,可以大致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2)根据两地高程计算相对高度

把两地之间的不同等高线的条数设为n,等高距设为d,两地最大高差设为Hmax,则Hmax<(n+1)×d,同理推导出两地最小高差Hmin>(n-1)×d。

2.坡度

 坡度是指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通过计算某地形区坡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依据,一般坡度大于25度不适于种植业。多用公式h/N=tanθ计算。

试题详情

21.(10分)在温度为373K时,把0.25moi NO2气体通入体积为500m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反应进行到2s时,N2O4含量为0.05mol,进行到60s时,达到该条件下反应的最大限度,此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5,则:

⑴.开始时2s内以c (NO2)的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⑵.达到最大限度时体系内的压强是开始的多少倍?

试题详情

20.(10分)已知: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571.6 kJ/mol

         CH4 ( g ) + 2O2 ( g ) = 2H2O ( l ) + CO2 ( g );  △H = -890 kJ/mol

标准状况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为203.32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

试题详情

19.(10分)在时,将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分钟时容器中剩下。则:

(1)2分钟内生成的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起始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2分钟内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又是多少?

试题详情

18.(8分)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 +5O2(g) == 3CO2(g) + 4H2O(l);H=–2220.0 kJ·,

又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1/2O2(g) == CO2(g) ;H=–282.57kJ·,

试比较同质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_:1。

(3)已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 == 2H2O(l);H=–571.6 kJ·,试比较同质量的H2和C3H8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____:1。

(4)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来源丰富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7.(8分)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