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6606  386614  386620  386624  386630  386632  386636  386642  386644  386650  386656  386660  386662  386666  386672  386674  386680  386684  386686  386690  386692  386696  386698  386700  386701  386702  386704  386705  386706  386708  386710  386714  386716  386720  386722  386726  386732  386734  386740  386744  386746  386750  386756  386762  386764  386770  386774  386776  386782  386786  386792  386800  447090 

7. “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鲁迅先生“痛惜”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本书落到“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 两本书在书作者的祖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C. 两本书是鲁迅年轻时很不容易购买到的。

D. 两本书寄托着鲁迅对白莽的深情。

试题详情

6.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这句话的谓语是“高明”,这句话是一个单句。

B. 直到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之后,我才知道我所认识的白莽,就是在《拓荒者》上做诗的殷夫。这是一个单句,主语是“白莽”。

C. 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这是一个转折复句,第一个分句的谓语是“是”。

D. 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这是一个二重复句,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

试题详情

5. 下面是对“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一句有关词句的理解,其中错误的项是(   )

A. “忽然”一词,表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惩决烈士消息的严密封锁,从而表现敌人色厉内荏的卑怯心理。

B. “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写出了烈土们遇害的确切时间,这一时间是作者根据“可靠的消息”所作的准确判断。

C.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一句,表面上客观冷静,实质上极其愤怒地写出了柔石的惨死,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D. 从整句话来看,这次遇难的除“左联”五烈士外,还有其他19人,总共为24人;被枪毙的“政治犯”人数之多,实为少见。含蓄地表现了敌人的残酷本质。

试题详情

4. 找出与下列各句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A. 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暗投了。

B. 只有其中的一本《蔡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戳穿叶灵风这纸老虎而印的。

C. 但不久,他们竟一同被捕,我的那一本书,又被没收,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了。

D.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试题详情

3. 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是(   )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 )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 )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 )敢于随便谈笑,而且( )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A. 又 尚且 不仅 也      B. 也 犹且 不仅 还

C. 还 犹且 不但 也      D. 也 尚且 不但 还

试题详情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隔膜     轻率      编缉       隐约其辞

B. 拳拳     伤疤      客栈       苍皇失措

C. 依稀     袭击      冤枉       斩钉截铁

D. 高慢     巡捕      措辞       郑重其是

试题详情

1. 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被(bǔ)   衣(zī)    肿(fú)    物(shén)

B. 禁(gù)   (liáo)  及(lěi)   提(gōng)

C. 惴(zhuì)  信(zhā)   囚(xì)    眷(juàn)

D. 积(yū)   子(jì)    尾(shà)   伤(chuāng)

试题详情

“惯于长夜过春时”诗解

   这里先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粗浅地解释一下。文章里记述他和柔石最后一次相见是在1931年1月16日的夜间,“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这一夜,我……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个客栈里”。这时间和事实就构成了诗的头二句。“和女人抱着孩子”就是诗中的“挈妇将雏”。说“惯于”是说出亡不止一次。“鬓有丝”是写两鬓已经斑白了。

柔石他们被捕后,“传说也更加纷繁……毫无确信;而用函电来探问我的消息的也多起来,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这就是第三句的注脚。“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句概括了国民党统治下多年反动派混战的情况。蒋介石在四一二大举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人民,开始了血腥统治;1930年12月起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蒋介石和当时的军阀们势力冲突,又发生了多次内战。鲁迅先生把蒋介石这种背叛革命和混战情况比作土匪(大王)的旗帜在城头换来换去。

“朋辈成新鬼”是说柔石等被反动统治者杀害了。“刀丛”是指反动统治的武装力量和特务组织等所形成的白色恐怖。鲁迅先生对它愤怒,就用诗作为武器表示抗议。

“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这就是对“吟罢低眉无写处”一句的说明。说“无写处”,禁锢的情况就意在言外了。

最后一句也是写实的。先生对许寿裳先生说过:“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袍子,所以有‘缁衣’之称。”黑色令人联想到致哀,所以这点细节也增加了悲痛气氛。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十分杰出的。例如“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句,通过非常奇特的比喻,把当时反动军阀混战的政治情况写得十分深刻生动。“吟罢低眉无写处”,从小处着手,把那样的情况十分具体地、而且更深入一步地写出。国民党除军事“围剿”外,同时也进行文化“围剿”。这一句和“大王旗”句互相呼应,简练地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轮廓勾画了出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把作者在这种情况下的悲愤充分地传达给读者。读者起了共鸣,自然会产生对死者的悲痛、惋惜和对反动统治的憎恶、仇恨。这里既表现了深刻的政治性,也表现了完美的艺术性,而且二者水乳交融。

“挈妇将雏鬓有丝”,这样逃避特务的罗网,我们不妨闭目想一想是怎样的情形。再加上“梦里依稀慈母泪”,作者的真挚感情已经能够使我们感动的了。况且文中记述,柔石的母亲双目失明,“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在柔石受难后,鲁迅先生只能选出珂勒惠支的《牺牲》作为一人心知的纪念。死者的遭遇,生者的悲戚,这一句诗充分表达了。

[模拟试题]

试题详情

(六)文中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的许多内容在课文中多处地方有所表述,试举出有关语句加以印证理解。

首联“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中“挚妇将雏”指文中“这一夜,我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就和女人抱着孩子走在一家客栈里。”写“我”保持实力的“逃走”。颔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中“慈母泪”指文中“不几天,即听到外面纷纷传我被捕,或是被杀了”,“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写母子情。颈联“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中“朋辈成新鬼”指文中“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写烈士遭难尾联“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中“无写处”指文中“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写黑暗政治。

回答本题关键是结合诗作内容从课文中寻找材料、验证、落实。这首七律要求背诵。理解了诗作的内容对课文的中心便会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试题详情

 接着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鲁迅对烈士们由被捕到遇害的情况的了解并不多,确凿的,只有狱中传出的两封信(一封还没有抄下)和有关他们遇害的“一个可靠的消息。”但这一段读起来却十分生动感人,这与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也大有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在对战友牺牲噩耗进行叙述的同时,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进行了一系列的议论,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尤其是那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是作者如火激情的高度凝聚。

 文章第五部分,作者用强烈的抒情语句,同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对烈士们被杀害的悲愤感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