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7107  387115  387121  387125  387131  387133  387137  387143  387145  387151  387157  387161  387163  387167  387173  387175  387181  387185  387187  387191  387193  387197  387199  387201  387202  387203  387205  387206  387207  387209  387211  387215  387217  387221  387223  387227  387233  387235  387241  387245  387247  387251  387257  387263  387265  387271  387275  387277  387283  387287  387293  387301  447090 

文章读到这里,可以说,我们大家心情都十分沉重、压抑,抑或震撼,感觉作者也写了不少,但作者却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第六自然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不矛盾。

什么叫新闻?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它的特点是:及时性、客观性、简明性。

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但作者还是写了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第六自然段:“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

是啊!此时的他已被深深地震撼,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否则的话,就对不起逝去的那些人,并以此祭奠亡灵,揭露罪恶,反省人性。

总结:这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试题详情

3、文章还有一些细节描写,也使人沉重,大家试着找出来,咀嚼一下: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这是细节描写,也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使我们思考:曾有多少这样灿烂的生命就倒在了这里,令人唏嘘……    4、“这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读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甜甜的、温馨的感觉。

不是,特沉重!

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充满青春与梦想的照片,美好的生命化为灰烬,这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这也与现实构成了对比、反衬,多么可爱的一个姑娘,而今安在哉?以相片中的有,反衬现实的无,更突出现实的无,更突出了那种上天入地再难寻觅斯人的撕心裂骨的痛!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我不懂,如何理解?

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这也是多么令人伤痛,多么令人无奈,多么令人绝望啊!

试题详情

2、文章结尾处也有这么一种景物描写,大家一起读读: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大家看看,这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是不是重复了,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从结构上看,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从内容上看,最后一段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之上再次描写的,这就深化了沉重、悲哀的感情;文章首尾相合,使得整篇文章整个儿笼罩在一种特别沉重、压抑的氛围里;以景结情,令人无限遐想,无限沉思,无限悲痛。

试题详情

我读这篇文章时,不只读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时有沉重、压抑的感受,就是读整篇文章都有这种感受,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1、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觉?

有同学答美好、幸福、安宁、安谧……

我好象没有这种感觉,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沉重、可怕。

对,是沉重、可怕。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有同学念第二自然段:“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分析:这里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这种手法叫做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的原因。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试题详情

请大家思考一下,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明确:第7—15自然段;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是作者亲自参观这些地方吗?如果不是,记者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的?

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参观者参观时的感受和反应如何?(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并划出来。)

      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布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

      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

      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

      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读到这,大家有什么感受?

恐怖,发抖,惊惧,窒息,(原文的语言,也是我们大家的感受)压抑,沉重……

如果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好不好?

不好。写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就更具广泛性,这当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作者的感受和反应,说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召唤起所有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同时,这比直接描写作者所见所感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