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全国文综Ⅱ·T2·4分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解析]以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袋为切入点,考查传统购物袋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的购物袋易分解,这是和传统的塑料袋相比最大的优点。用塑料袋的最大问题是造成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问题,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可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参考答案]B
(2009·江苏地理·T17、18·4分)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2、3题。
2.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为背景,主要考查“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读图。解答该题需要了解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第1题,读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区域是南方区,经济总量最大的也是南方区,所以C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北方区水资源比重低,但人口数量大、耕地面积多、经济总量较大;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人口较多、耕地面积较多,但经济总量较小。因此这两个区域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所以B正确。
[答案]1选C 2选B
1.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
10.(2010·梅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该生态产业园区( )
A、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能源 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 D、生产重点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解析]选C。该题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读图可知该工业园区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其布局主导因素应是原料。分析该园区的生产联系可以得到该生态产业园区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的信息。
[感悟高考真题]
2010年高考题
(2010·广东文综)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1、2题。
(2010 唐山模拟)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如图1所示,回答1-3题。
1. 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
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四周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状况,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解析]1选C,2选A,3选A 。该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1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得当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滥砍滥伐就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2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负面的,此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第3题,围湖造田会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和生态遭到破坏。
2.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使环境质量下降。
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
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
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
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A项“唯一的”原文表述为“特定的”与原文不相符。B项原文是说“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所以消失指的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不是“原本的特征丧失”C项“突变”概括错误。原文“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因而传统内涵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的是“渐变”。
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
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解释。
C.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
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对于“原因、根据、证据”这样字眼的题干,特别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D选项中,新参照系的作用有两种:一是摩擦,二是抗拒摩擦。摩擦作用使传统更新”,因而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但是传统“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使得传统力图保持原本的最初本质特征,尽可能的不远离原本。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