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7225  387233  387239  387243  387249  387251  387255  387261  387263  387269  387275  387279  387281  387285  387291  387293  387299  387303  387305  387309  387311  387315  387317  387319  387320  387321  387323  387324  387325  387327  387329  387333  387335  387339  387341  387345  387351  387353  387359  387363  387365  387369  387375  387381  387383  387389  387393  387395  387401  387405  387411  387419  447090 

7. 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

试题详情

6.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试题详情

5.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了(  )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达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试题详情

4.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正确的观点是(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试题详情

3.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试题详情

2.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试题详情

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试题详情

    毕,师:“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诗人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诗的语言正如星星的光辉,永远闪耀在天际。每当细雨迷蒙的时候,每当你彷徨迷茫的时候,请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请你一定记得在那发黄的诗中,有一位美丽而忧伤的姑娘。

    下课。

    附:板书

           幽怨

    雨         

    巷 戴             我         姑娘

     望      苦闷追寻者               美好理想

     舒

           社会现实

    [课后反思]:

    《雨巷》是一篇抒情色彩浓烈的诗歌。没有直白的“情语”,只有委婉的“景语”,形象丰富且具象征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最后达到认知形象意蕴的目的,用个别读、集体读、师范读、听录音等多种形式的读反复体验,深入诗的意境,造成情感上的共鸣。从初步感知、体会诗的情感基调到深入品味、强化感觉,对感觉和体验进行整理再到细节认知,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另外,置疑设问,集散有致。《雨巷》教学设计中共设置了十几个疑问。力图使学生的感觉、体验、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但这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只有三个:一是全诗有哪些形象;二是如何发现、体验形象所蕴蓄着的思想感情;三是我们是怎样解读诗歌,进而解读文学作品的。此外,运用适合文本特点的语体色彩是很重要的,《雨巷》抒情性浓烈,且调子低沉,在教学中,尽量采取诗化的语言并且始终保持符合该诗基调的情感色彩。

试题详情

    师问: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生略一迟疑)

    师: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生顿然悟出:那雨巷应该是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的象征。(师板书)

    师:对,说得好,那么姑娘呢?

    生:姑娘应该美好理想的象征。(师板书)

    师: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的哀叹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试题详情

2、集体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