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图中,较正确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 )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1.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 )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面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10.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张謇 ( )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 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迅速的企业有 ( )
①烟草业 ②纺织业 ③火柴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它产生的时间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D.宋代 6.“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当时实行坊市制
B.当时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C.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D.作者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4.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