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科)已知的值等于 ( )
A. B.
C.-
D.-
(理科)已知的值为 ( )
A. B.
C.
D.
2.设m,n是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
③若④若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 B.② C.③④ D.④
1.已知集合= ( )
A. B.(1,1) C.|(1,1)| D.R
24.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却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 )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用目的性驾驭规律性
③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④人类只能顺从社会的自然发展过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卷共2题。共52分。
2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思维的真理性不需要理论的证明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法国小说家方登纳说:“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某老师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就像甜甜的笑。”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材料直接说明 ( )
A.人们因客观环境的不同难以对同一问题达成共识
B.价值判断常常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21.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如意纺”技术,解决了世界纺织业100多年来在原料长度、细度以及来源上存在的三大难题,它可以使用多种原料的“下脚料”纺出高品质的产品,使羽绒、木棉等原本不可纺的天然纤维成为纺织原料,并使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材料表明,科技进步 ( )
①可以改变纺织原料的客观属性 ②可以改善纺织原料对人的价值
③可以提高人们纺织实践的水平 ④可以巩固人们对自然界的主宰地位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装一半水的玻璃杯到底是半满还是半空?面对第一组受斌者,研究人员从装满水的4盎司玻璃杯中倒出2盎司水,69%的受试者会认为玻璃杯“半空”;面对第二组受试者,研究人员肉一只空玻璃杯倒进2盎司水,有88%的受试者会说玻璃杯是“半满”。试验表明:尽管玻璃杯的容积和最终的水量没有任何区别,但人们的看法却大不相同。这说明
( )
①认识是纯主观性的感知 ②认识受主体主观倾向影响
③认识受客观场景变化左右 ④借助技术手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